借助中国产业链,提速本土化产品的落地,是奔驰这些跨国车企的共同选择。在智能化上,这早已经成为共识,如今,奔驰将这个战略贯彻到了动力系统领域。
36氪此前曾报道,奔驰拟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超长续航的插电式混动新车,以参与愈发白热化的大电池插混产品竞争。而如今,据36氪跟进了解,奔驰初步计划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发这款新车的插电混动系统方案。
“双方正在密切洽谈,关键方向性的决策已经做出,目前还在就开发主体与细节进行协商。”消息人士告诉36氪。
就此消息,奔驰回应称不属实。今年以来,吉利和奔驰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此前据36氪报道,奔驰已经决定采购吉利系业务亿咖通和星际魅族的联合座舱方案。
36氪此前曾报道,奔驰这一混动新车项目已启动预研工作,新产品的定义之一便为油电同驱、超长续航,目标超过上千公里续航。
奔驰自身的最新插混技术,使用的是电机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并联式P2混动系统,既允许发动机和电机分别单独驱动,又能够实现两者同时参与。
这套技术方案的优势是技术成熟,劣势为纯电续航短、亏电性能乏力。以奔驰GLC的插混版本为例,其纯电续航仅有115公里,而国内目前主流的大电池混动车,都已经突破200公里线。
例如,奔驰主要面对的市场对手,包括增程版问界M8纯电续航里程达到310km,综合续航超1500km;极氪9X在工信部备案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已达到380km;理想汽车的增程系列,纯电续航也已经突破280公里。
纯电驾驶的平顺体验和经济性,决定其“越多越好”,也因此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同样发力混动新车的奔驰势必紧跟行业趋势。而与国内拥有成熟技术的企业合作,的确是奔驰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的双优选择。
选择吉利,奔驰走上“快车道”
作为一家百年汽车品牌,奔驰对插电式混动技术并非没有投入。
目前,奔驰在华主销的产品序列中,插电混动产品共有5款,分别为长轴距的C级、E级、GLC,与进口标准轴距版的S级与GLE。
但选择与吉利合作开发混动新车,原因之一是奔驰的P2并联式方案,已不再是中国市场插电混动技术的主流。
国内车企如今主要分为,比亚迪DM-i、吉利超级电混等单档DHT,以及理想、问界等品牌使用的纯电驱动的增程式。
由于奔驰此前数年的目标都是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面电动化,所以近年来,其主要精力都投向了电动化技术的研发,对如今主流插电混动技术,奔驰没有来得及进行深入推进。
虽然奔驰电动化进程被推迟,但战略方向并没有动摇,资源依然集中在“电动化转型”。
“奔驰现在的工作重点,一个是即将上市的MMA平台纯电新车,还有就是更新的纯电平台MB.EA”,与奔驰有业务联系的人士告诉36氪。
奔驰2025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全球销量107.63万辆,净利润为27亿欧元。主力市场中国区销量有所下滑,上半年总销量为29.31万辆,下滑幅度超18%。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奔驰急需一艘打破销量趋势的破冰船。奔驰的产品销量结构,也将方向指向插电式混动车型:2025上半年,奔驰纯电车型销量下降24%,而插电式混动汽车增长34%。
不过,想要跟上目前火热的大电池插电混动产品,从头研发,自然缓不济急。
有行业人士表示,想要独立研发成熟的单档DHT技术,至少需要3-4年,“不仅需要重建架构,还要自研控制算法,以及在供应链上取得突破”。
这对奔驰中国来说,显然有些漫长。而与擅长混动技术的企业展开合作,的确当前更务实的选择。
「股权的联系、吉利的努力」
在中国,比亚迪、奇瑞等车企,都在持续进行插电混动技术的研究。奔驰选择吉利的另一核心原因,便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更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奔驰的股权结构中,与其在中国合资的北汽持股9.89%,为奔驰第一大股东,吉利则以9.69%的持股比位居第二大。
这两家公司虽然没有位列奔驰监事会,参与实际经营,但接触到奔驰业务的人士告诉36氪,在寻找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方面,“如果条件相似,北汽或吉利系企业会被优先选择”。
早在2019年-2020年,吉利便与奔驰成立了Smart品牌的合资公司,由奔驰负责设计与品牌管理,吉利则负责工程研发、工厂及供应链。到2021年,戴姆勒又宣布将与吉利合作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新一代内燃机,并搭载于欧洲和中国市场的新车型上。
2025年3月奔驰发布了第三代CLA车型,其中48V混动版本采用的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便来自雷诺和吉利合作的内燃机企业Horse Powertrain Limited。吉利的内燃机与整车研发能力已经获得了奔驰的多次信任。
在插电混动技术上,吉利近期也有新进展,其插混新车极氪9X也已公开亮相。据极氪官方表述,其搭载的电混技术采用800V高压系统、支持6C快充、纯电续航长达380公里,发动机与三电机协同工作、提供零百加速3秒级性能。
吉利对插电混动技术的经验沉淀,是奔驰再次向吉利抛出橄榄枝的原因之一。
对于奔驰和沃尔沃一类外国豪华品牌而言,在国内合作方的产业大池塘中择优使用,是提升新能源产品竞争力的高效路径。
36氪近期曾报道,奔驰已与吉利旗下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即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
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奔驰该座舱项目共有8家供应商参与竞标,最终由亿咖通联合魅族拿下项目。亿咖通负责整套底层座舱系统开发,星际魅族负责上层的车机应用开发。
2025年上半年,吉利总销量超193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辆,同比增长73%,吉利星愿更是成为以20万辆的成绩稳居销量榜首位。目前,吉利已将2025全年销量目标调整至300万辆。
奔驰中国本地化的推进中,吉利的身影逐渐频繁。而对于吉利,抓住与这些豪华巨头们的合作机会,助力其在中国市场实现转型,也是走出竞争泥潭的关键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