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宣传辅助驾驶,功能介绍和安全提醒一样重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5-07-30 22:07:58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的大势所趋。近年来,从辅助驾驶到语音控制、从自动泊车到车联网,汽车搭载的智能化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驾驶体验。然而,繁荣之下亦有隐忧。一些车企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过度宣传“辅助驾驶”功能,给汽车市场带来了混乱。近日,懂车帝上线辅助驾驶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选取市场热门畅销的20多个品牌近40款车型,进行辅助驾驶真实事故场景模拟科普实验,努力还原当下辅助驾驶技术的真实水平,帮助消费者科学理性看待新技术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成绩尤为突出,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渗透率已经突破50%,毫无疑问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崭新名片。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爆发,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各大车企逐渐将辅助驾驶技术作为竞争焦点,消费者也开始将其作为购车的重要考量。目前,我国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L3级以下是辅助驾驶,L3级以上则为有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但现在市面上主要仍是L2级产品,尚未有经过认证的L3级产品。换句话说: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所谓“智驾”系统,都还没有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

然而,部分企业在宣传时,“同级天花板”“颠覆同级”“前所未有”“一边开车一边开会”“断层领先”“百万销量0自燃”“智驾开长途全程很轻松”等频繁出现,在话术上有意无意模糊“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让一些消费者误以为“算法是万能的”。同时,还有一些车企在车辆交付前后不向用户提供任何辅助驾驶的功能介绍和专业培训,将“辅助驾驶”的功能完全交给用户自主学习。更有甚者,将“软件逻辑”套用在造车上,希望通过不断的升级迭代来完善辅助驾驶,这无疑是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把社会当试验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由于宣传上的一系列误导,消费者对辅助驾驶等认识不足,甚至出现“躺平睡觉”“解放双手”等操作导致交通事故。而每当辅助驾驶引发事故,舆论几乎都会分为两派:一方指责车企技术缺陷,另一方则归咎于驾驶员操作失误。尖锐的对立,同样暴露出“辅助驾驶”在责任认定、技术监管、法律适用层面的困境。如何建立“政策-商业-服务”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需要更细致的技术标准和事故认定规则,更公开的技术设计和数据共享,以及用户对自身驾驶责任的明确认知。但令人担忧的是,当下车企竞争已经有了饭圈化倾向,有大量粉丝为不同品牌互相拉踩攻击,理性讨论的空间愈发逼仄,极其不利于行业技术的良性进步。

创新无远弗届,安全合规是一个永恒话题。今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出倡议,呼吁车企严格依据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7月,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安全优先、尊重生命”为基本原则之一。可以说,有关部门正在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为辅助驾驶“系好安全带”。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法规从实施到约束企业再到消费者知晓,有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其他力量参与进来,加速相关知识普及。

尤其是,当下“辅助驾驶”技术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什么场景能用什么场景不能用,消费者该通过哪些方式去直观了解,仍然缺乏权威的渠道,几乎只能听信车企一面之词。基于此,作为消费者了解汽车知识、辅助购车决策的重要平台,懂车帝在真实高速和城市道路模拟了辅助驾驶事故场景,模拟结果显示,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的场景下,仅有47%的参与车辆能安全避让,有车辆在撞击之前仅零点几秒提示驾驶员接管,这个时间人类是根本反应不过来的;而在儿童突然冲出过马路这种比较常见的日常场景下,也仅有58%的车辆能有效刹停……

“对于很多事故来说,不在于99%的安全,而是在于1%的风险;1%的风险一旦发生,就会酿成100%的伤亡”。因此,尽管上述表现无法代表参与车型在所有场景下的辅助驾驶水平,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一科普清晰揭示了辅助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和使用边界,当前的辅助驾驶功能确实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的交通场景,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仍是安全的前提。相信每一位消费者在看过视频后,可以客观认识“智驾”、明晰技术边界、规范熟练使用、牢记禁用场景,最终实现对人对己负责,降低社会安全风险。

对行业发展来说,懂车帝的这档科普节目也是一声警钟。价值判断永远高于技术判断,无论智驾技术发展到哪一步,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都必须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应当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和不容突破的伦理底线。安全带、侧气帘、防抱死系统、机盖弹起系统……自汽车诞生之日起,有关行车安全保障的技术探索就从未停止,但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哪项技术甫一诞生就完美无缺,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是技术不断进步的正常路径。懂车帝的这档科普节目揭示了辅助驾驶技术尚不完善,车企理应尊重技术规律、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汲取教训做好技术研发并改进产品以赢得消费者信任,这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从长远看,自动驾驶如果只是技术的狂欢,无异于跛脚走路。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不能陷入“技术至上”的窠臼。辅助驾驶“欲速则不达”,公司保持敬畏之心,监管持续精准发力,人人涵养规则意识,这样的合力才能让先进技术真正造福我们的生活。(高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