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薄雾还是山火?一眼看透!中国科学家给相机装上“火眼金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文汇报 时间:2025-07-30 18:21:15


近日,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智能视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新一代机载高光谱相机SCI-VN100F。它采用“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通过底层光学硬件和算法突破,推出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成像的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系统。

该相机可搭载普通无人机,在十几分钟内完成1.5平方公里区域的精准扫描且实时光谱成像,显著提升森林防火、水质监测、文物鉴定等场景的效率和精度。

从“能看见”到“能看透”再到“一眼看透”

相较于过去的图像采集方法,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一大突破在于“能看透”,像是给相机装上了“火眼金睛”。

传统气象卫星普遍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仅能通过4-5个宽泛的光谱通道来描绘地球轮廓,就像透过毛玻璃看世界,虽然能识别云层运动这样的宏观现象,却无法识别地表物质的微观特征。

而高光谱相机能通过解析物质的光谱特征,揭开肉眼不可见的物质真相,就像孙悟空用火眼金睛能“看透”妖怪的变化。

然而,传统的高光谱成像技术,无论是点扫描、线扫描还是光谱扫描,都需要通过物理扫描方式来构建三维图像。虽然能看透,但面临数据获取速度慢、难以覆盖大面积、设备复杂笨重等“致命伤”。

新一代机载高光谱相机采用国际前沿的“单曝光压缩光谱成像技术”,以“先压缩再计算还原”的方式,带来了数量级提升的采集效率,使得实时光谱成像,“一眼看透”成为现实。

此外,该相机重量仅 850g,轻盈小巧,对无人机挂载能力要求极低,单架次(飞行高度300米)即可高效覆盖高达1.5平方公里的区域。

多领域应用落地,已获超五千万投资

据西湖智能视觉科技创始人袁鑫介绍,基于轻量化、高效率、易操作等特性,SCI-VN100F在林业检测、水质检测、农业检测、高压电巡检等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SCI-VN100F机载高光谱相机应用在文物检测领域

一片山林,SCI-VN100F十几分钟就能分辨出自然因素形成的薄雾和刚刚冒烟的山火。一片树叶,它能读出每一处反射的阳光中,哪些是叶绿素的信号,哪些是水分的痕迹,哪些是“肉眼看不见”的病虫害早期特征。一片水域,它能解析每一道波光中,哪些是藻类繁殖的征兆,哪些是重金属污染的痕迹,哪些是“肉眼难辨”的化学物质溶解特征。一片农田,它“扫一眼”即可定位毒素富集区域,替代传统耗时耗力的采样检测,为田间作物病害提供快速筛查方案。还有文物鉴定领域,通过鉴别新旧材料的光谱波段,SCI-VN100F能很轻易的发现伪造痕迹。

据悉,该创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环保监测、电力巡检等领域,并持续向工业质检、医疗科研等方向拓展。正如袁鑫所说:“最好的技术,永远生长在解决问题的土壤里。”

目前,“西湖智能”已完成超五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东方富海独家完成投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