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氢能压缩机变钢琴节拍器?成都航空工匠“跨界”挑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封面新闻 时间:2025-07-30 00:06:26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毫米与秒的匠心博弈,工业与艺术的“跨界”碰撞。7月29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第四季聚焦航空航天产业专场,在位于成都新都区的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举行,来自航空航天领域的四名优秀工匠参与挑战。


挑战现场

节目录制舞台设立在产业园中的成都辰飞智匠科技有限公司一线车间内。该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钛合金中大型结构件及飞机蒙皮智能化制造中心,其制造的飞机蒙皮已经成功装备在我国多个重点型号飞机上,实现了批量化应用。

其中,成都辰飞智匠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艺工程师杨秀兵挑战《神笔马良》,挑战者现场盲选一张2D平面图形,用国产重切五轴龙门机床在飞机蒙皮相同材料的铝合金板材料上加工,材料底部由4个医用注射液玻璃瓶支撑,要求在玻璃瓶不破、浮雕不倒的情况下,最终完成3D浮雕的铣削加工。该项目的难点在于重达15kg铝板由4个厚度小于0.1mm、脆弱易碎的玻璃瓶支撑,加工时各运动轴位移冲击惯性大,挑战者要抵御数小时铣削过程中,来自机床上下、前后、左右位移运动惯性冲击,克服机床急剧加减速等不利条件。


势加透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一级技师刘勇的挑战项目叫《节奏大师》,该项目将工业与艺术结合,“跨界感”十足。刘勇需在10分钟内完成压缩机装配,随后来自川音声乐歌剧学院民族声乐系艺术指导钢琴教研室主任谭赟教授弹奏钢琴,通过钢琴曲导入传感器控制压缩机转速,让位于出气口的球随音乐起伏悬浮的同时,使置于压缩机上盛满水的水杯不洒一滴。挑战现场,节目组还特别提升了挑战难度,将舒缓的钢琴曲换成了高难度的《匈牙利狂想曲》,与此同时将小球换成篮球,篮球跟随节奏跳动并且水杯里的水不洒出来即为挑战成功。


挑战现场

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泛华的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黄统挑战《金丝绕梁》,他需用手控车床将一根直径0.05毫米的细铜丝缠绕在直径0.8毫米、长20厘米的芯棒上。完成后铜丝不断、排列工整、线圈密绕、无缝隙、不重叠才算成功。0.05毫米铜丝肉眼很难看清,且机床是30多年历史的老式手动车床,需要极稳定的手感和高超的操控技术。与此同时,蜀绣技艺传承人秦雯也将进行一样的尝试,她只需绕完5厘米即可,同样需要极致的手稳心细。无论是机械与人力的精准协作,还是纯手工的极致把控,看似路径不同,却都彰显着 “精益求精、挑战极限”的工匠精神和“于细微处见真章”的不懈追求。

来自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的焊接技师孙思灏的挑战项目叫《百步穿杨》,他要在10分钟内将9根外径2mm、内径1mm的超细金属管焊接成90cm的笔直通道,并保证内腔通畅。难点在于金属管超细,焊接时易高温堵塞,稍有偏差成品就会弯曲,需要“快、准、稳”的精密焊接技术才能成功。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正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超一千五百亿元产业规模,聚集经营主体超1000家。成都也是国内同时具备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三大城市之一,形成了从整机到发动机、大部件、航空电子、地面设备的完整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成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以14.7%的增速领跑高端制造领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