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社评:“同球共济”为AI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07-28 00:17:06

环球时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0余位嘉宾深度参与,还有800余家企业将3000余项前沿展品、新品通过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时隔一年,这场“人工智能(AI)盛会”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展现“智能时代、同球共济”的蓬勃生命力。

“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齐聚上海,展示各自的AI创新成果”,路透社这样形容大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西门子的AI工业助手,还有中国企业研发的能导航的AI眼镜、能干家务的“机器人天团”……各式展品琳琅满目,集中展现了当今世界对于AI开发与应用的想象力。很多外国参展商点赞中国AI发展日新月异,积极交流开发心得。可以说,这场大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窗,更让人们看到,在跨越国界的思维碰撞中,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巨大需求中,科技正朝着更贴近人类需要的方向加速前行。

AI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群体的专利,相应地,它的治理规则也应该由全世界共同书写。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AI准备指数”显示,截至2024年4月,发达国家指数为0.68,而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分别为0.46和0.32;与此同时,数据滥用与隐私泄露、算法偏见与歧视、如何培养不会从人类手中夺权的“好AI”等,都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要“同球共济”不要“小院高墙”,已经成为多数国家推进AI全球治理的共识。

继去年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后,大会今年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呼吁各方协力推进全球AI发展与治理。中国政府同时重磅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此外,中国还同各方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这一系列举措,是中国对全球AI治理“规则赤字”的主动破解和积极应对,彰显了中国立己达人的价值追求。人们看到,“中国方案”不是什么“独家秘笈”,而是推动AI真正造福于人的公共产品。

从倡议到实践,中国的“同球共济”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今年初,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特点走红海内外,在它之后多个中国大模型纷纷开源。事实证明,这条道路为全球AI创新注入活力,有助于技术快速迭代共享,也帮助创新思路迅速落地。例如缅甸震后救援中,相关方面利用DeepSeek在7小时内开发出中缅英互译系统;中国AI“翅膀”助力巴西电网、南非铁路、泰国矿区实现高效运转和作业……中国“同球共济”的AI发展观,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搭建了一架“暖心梯”,让它们从中看到在智能时代跨过“数字鸿沟”以及AI赋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很多媒体关注到中美在AI发展上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就在几天前,白宫发布了一份“AI行动计划”,包括进一步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管制。它依然陷落在零和博弈的思维里,做着封锁技术维持AI霸权的幻梦。CNBC援引分析称:“中国显然希望坚持多边主义,而美国则希望建立自己的阵营。”对此,美国一些政客不妨听听谷歌前CEO施密特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的意见,他表示中美应该开展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稳定;也有美媒认为,强调闭源和所谓的“安全”、提防中国,将使美国“让出”AI领导地位。事实上,中美在AI领域各有各的比较优势,且早已在同一个全球科技产供链条内深度融合,开展合作完全大有可为。

“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无论从发展还是治理层面,都需要加强AI国际合作。中方倡导的“同球共济”是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技术平权”的硬核行动,也是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一环。我们期待更多国家加入到创新合作、协同共治的道路上来,为人类创造一个包容、开放、可持续、公平、安全和可靠的数字和智能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