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AI时代的媒体人,要驾驭算法,更要打动人心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上观新闻 时间:2025-07-27 22:16:50


今天(27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了唯一一场聚焦“AI+媒体”的专业论坛。AI是来抢饭碗的“数字狼”,还是帮我们升级打怪的“好搭档”?有人正在反复纠结“心里很慌”,也有人已经开始和AI“一起去浪”。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上海报业集团很早就发现:AI不是来砸场子,是来组CP的。上报集团和多家大厂战略合作,打造“AI超级平台”,71个数字人主播齐上阵,“新闻魔笔”能生成独特报道视角,“派生万物”让视频制作效率翻番……

“狼”没来,是“队友”到了,还带来了让我们飞得更高的翅膀。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的话令人振奋:“我们要与变革共舞,不错过任何一次技术有效赋能的机会,敢于踏上每一次技术跃迁的冲浪板,真正让AI为我所用。”

AI能24小时监测舆情,记者就能腾出精力去蹲点、去做深度调查;AI能自动生成多语言版本,编辑就能更专注打造“全球叙事”。未来的媒体,属于擅长学习AI并驾驭AI的人。就像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李鹏所说: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AI正在重塑媒体的“智慧基因”。

AI这位队友,现在还不完美。有人吐槽:“这哥们永远不犯错,但不懂变通;数据精准,却少了温度;画面酷炫,但情感共鸣还不够。”的确,技术可以复制内容,却难复制人心。新民晚报高级记者晏秋秋的话很接地气:“AI能写10万+标题,但写不出弄堂里的烟火气。”AI能做很多事——它精准分析财报,却可能因为没看懂高管的微表情而错失重要新闻线索;它渲染战争游戏的宏大场景,但赋予画面灵魂的,永远是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它擅长做特效,但观众点赞的,往往是主播的幽默感和感染力。

人机需要更深度的融合——请AI来处理数据、优化流程,而挖掘故事、传递价值的,始终是人。当AI成为媒体标配,真正比拼的不再是技术,而是“技术+人性”的化学反应。我们不是在和AI赛跑,而是在和昨天的自己较量。AI时代的媒体人,要驾驭算法,更要能打动人心。

原标题:《AI时代的媒体人,要驾驭算法,更要打动人心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作者:新民晚报 曹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