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李云朵
编辑 | 方展博
十年前,盘串是大爷的退休仪式;十年后,盘串是年轻人的“赛博功德”。
这种趋势并非错觉,在小红书上,“文玩女孩”的话题浏览量已经超过34亿,吸引2700万讨论;“文玩手串”话题下也产生了370万篇笔记。近一年来,小红书上“文玩”月均相关搜索量突破百万次,其中电商搜索占据很大比例。
在这里,“女孩”早已超越性别标签,成为一种年轻态度代名词。当盘串、集珠成为潮流,文玩不再是特定群体的爱好,而是年轻人的“新社交货币”。
这场变化的背后,不只是兴趣圈层的扩大,也带动了消费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小红书文玩行业GMV增长达56倍,成为站内增速最快的电商品类之一。
“文玩女孩”也早已不止于“带火了文玩”这么简单,它带动的是从用户需求、商家角色再到供应链模式的深层改造:手串不再是“中老年标配”,而是年轻人手腕上的时尚表达;商家从单一的卖货角色,变成风格鲜明的品牌主理人;产业的供给不再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导向,而是围绕着用户喜好定制开发。
放在当下电商行业面临增长瓶颈的背景中,这种“内容驱动消费”的路径,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小红书电商增长方式的窗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阿贝贝”
谁能想到,过去出现在爸爸们茶几上的文玩核桃,已经变成了女孩们手腕上的“个性符号”:菩提要染马卡龙色,翡翠做成choker款,念珠搭配辣妹装……印象中老气横秋的文玩,正在被年轻人玩出新花样。
细究这股风潮,为何它能在网络平台上亿级分享池中被看见?
一方面,是文玩满足了年轻人对精神慰藉和文化认同的双重渴望。
手串爱好者一朵向「定焦One」分享,她从2022年入坑手串,当时备考的她偶然在小红书看到水晶科普帖子,于是在直播间购入了一串“助学业”的紫水晶,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从水晶圈拓展到了文玩圈;Ariel则更为直接,作为一名活跃用户,她经常刷到文玩的帖子,直到自己买了第一串碧玉:“突然血脉觉醒,垂直入坑文玩”,开启分享之路。
图 / Ariel在小红书分享的文玩饰品
另一方面,潮流搭配属性也成了盘活文玩的重要因素,它已经成为个性表达的一部分。
“现在很多人最初接触文玩,其实是出于搭配的需求”,一朵称。香木雅舍主理人萌萌也注意到,文玩正从一种“古物收藏”转向“时尚单品”,“不仅要有文化特色,还要有装饰的属性。”
当然,这场“文玩文化复兴”,也有着平台效应的加持。
无论是一朵这样“被种草”的入坑者,还是像Ariel这样主动分享的“造风人”,都借助内容社区实现了隔空交流。多位文玩品牌主理人提到,用户不仅会晒手串、聊心得,还热衷于分享干货,例如盘串的正确手法、如何判断材质优劣、不同文玩材质的寓意等等,甚至还会发帖求购、安利好货。正是这些无数微小的互动,为平台捕捉新趋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样本”,进而引导话题扩散。
截至目前,文玩女孩,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发帖并引导KOL、KOC等进行传播,来协助风向扩散。
这类运营,并不止步于内容端。在供给侧,平台也会主动介入,与商家共同挖掘尚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
当木带宝 在站内已形成单独词条,获得18万浏览量。
秦思琦也提到,品牌设计师会长期关注站内评论和直播间的用户反馈,“哪种材料比较火,但是没有品牌在做,用户就会通过留言提需求。”这种互动是她设计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这样的机制中,商家突破了以往的角色边界,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而消费者能买到真正想要的东西,终于有了“不将就”的选择。
重新定义文玩“好生意”
当文玩“变年轻”,做文玩的方式也变了。
过去几年,很多商家都在喊“生意难做”,卷低价、买流量,反而越卷越难。但小红书上的文玩商家,感受却有些不一样。
萌萌和秦思琦都观察到,现在的年轻用户大多有自己的独特追求,不仅需要有文化底蕴,还需要有符合个人审美的搭配需求。
对他们来说,低价和爆款不是第一吸引力,相反他们愿意为喜欢的商品支付高溢价。比如,一条手串可能经过半年的设计打磨,从十吨原料中精选出300克材料,加上每颗60元的打磨工费,3000元的售价不再是“贵”,而是贵有贵的道理。这就让商家摆脱了“9块9包邮”的价格焦虑,能安心打磨好产品、好设计。
同时,由于这种生意模式改变了供需逻辑,不是“先生产、再卖货”,而是“用户先种草、商家再供货”的反向链路,就降低了商家的库存压力和经营成本,让生产线更加灵活。一些工艺精细但产能有限的小型工坊,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轻松。
首先是认知层面。传统文玩商家对商品的审美大多停留在“材质审美”上,而年轻化消费者更偏向于“搭配审美”。
图源 / “Shannai Jewellery的店”小红书账号截图
以翡翠为例,传统的玉有一个观点叫“好玉不琢”,更多欣赏的是材质。现在年轻用户更关心的是这只翡翠手镯戴上去是否和整个穿搭适配,这就需要商家转变观念。这个时候,平台起到了桥梁作用,帮助商家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其次,在文玩年轻化的过程中,涌现出来更多的从业者,他们大多精通设计、用户心理,但存在供应链短板。对于这部分商家,平台也会帮他们找到一些供应链工厂,让生意跑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的角色也逐渐发生转变。他们不再是一口气囤满SKU的批发商,而是成为像拼乐高一样“组货”的搭配师:通过对多材质的采买,最后完成个性化搭配。如一串珠子里可能混搭多种材质、多种颜色,甚至融入不同文化符号。
这种“先设计、再小批量生产”的模式,也倒逼着供应链升级。过去,工厂往往只做一种材质、固定款式,生产端依附市场变化而被动调整。现在,在多材质搭配、多元审美趋势下,对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文玩珠串尺寸为例,传统12毫米以上的“男性款”正在被6-8毫米的小尺寸取代。这种改变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大量女性用户在佩戴过程中的实际反馈。
最终,这种由“需求先行”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交易方式,还重塑了整条产业链。这种模式也证明了:最好的生意,永远从读懂人心开始。
结语
当下的电商行业,正处在一个加速分化的阶段。一方面,不少商家仍陷在无休止的价格战和流量焦虑中;另一方面,小红书上的文玩品类却在两年内实现了GMV增长56倍。
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不是电商不行了,而是旧的逻辑正在失效,新的路径正在生长。
文玩的走红,不依赖补贴或平台强推,只是顺应着用户的节奏自然生长:用户分享内容,内容激发需求,最终倒推商家供给。消费由此水到渠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玩的崛起不是某个垂类的意外爆发,而是一种可被复制的增长样本。尽管极少披露电商GMV,但这一品类的变化,能够让我们看到小红书电商不一样的增长模式。这套逻辑,也在女装、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不断验证。
在电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条路径或许不是唯一答案,但它提醒我们:在流量之外,用户的真实表达,依然可以催生出新的可能。
*题图来源于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