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声“约谈”,给烧了整整五个月的外卖大战泼了冰水。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被当场点名:补贴别再“0 元购”、满减别再“20-18”,统统回到法律红线以内。
这场大战从春节京东宣布“全年免佣”开打,到阿里“淘宝闪购”五百亿跟进,再到美团被迫“周末过亿单”反击,三家烧掉近千亿,订单数字一度刷屏。看似消费者薅到羊毛、骑手爆单、平台刷存在感,实则一地鸡毛。
有线下门店表示,堂食小份赚8 块,外卖补贴后只赚 2 块,还得贴包装、人工,最后“劳民伤财”。不少骑手表示,单量翻番,配送时间却被缩短,超时扣“2-3元”一个投诉可能一天白干,闯红灯边骂“这单送完就辞职”。就连平台自己也受不了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外卖大战“泡沫”史无前例地多,这样的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更尴尬的是,外卖它是吃的。一味低价逼到食材缩水、出餐超时,消费者吃完拉肚子,骂的还是平台。所以监管部门这次动手,不是“管闲事”,而是给行业踩刹车:再卷下去,商家先死、骑手罢工、平台失血、消费者吃垃圾,四输局面谁负责?
所幸,监管动作推出后,这场商战及时得到降温。此次监管也并非“一刀切”取消优惠,而是划出竞争边界:叫停负毛利补贴与“0 元购”式倾销;允许日常小额优惠继续存在;督促平台把资源转向履约效率、食品安全、骑手保障等“内功”。
补贴可以停,饭还得吃。当下,让外卖回归“好好吃饭”四个字才是要紧事。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不是比谁亏得起。外卖真正要拼的是出餐速度、口味稳定、算法公平——这些硬功夫比“满 25 减 21”难做得多,但唯有这些才能把平台从“囚徒困境”里拉出来,让行业健康发展。
原标题:《让外卖回归“好好吃饭”,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潘高峰
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