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谁敢第一个停手?阿里稳单,京东炒菜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无冕财经 时间:2025-07-23 22:26:40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海棠葉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外卖市场的战火里,正不断冒出新的重手。

7月22日,京东亲自下场炒菜,开起首家自营外卖店,喊出3年万店的目标,还拍着胸脯说绝不让合作商家亏;另一边,美团拼好饭也官宣启动“万家品牌”计划,要把知名餐饮品牌数量翻番做到1万家。

这股热乎劲儿里,藏着点拧巴的现实——就在几天前,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第二次提醒它们理性竞争。

谈归谈,三家的补贴攻势没有弱:大额减免、免单卡依旧是周末标配,线下地推的吆喝声也没歇着。

谁都不敢先停手。毕竟真金白银砸下去的战场,退一步就可能丢了阵地,哪怕商家叫苦、行业承压,哪怕金钱堆出来的硝烟热得发烫烈得惊人,这场仗也得撑下去。

只是火拼的路数似乎变了,不再是单纯比拼谁的数据更亮眼,而是开始往更实的地方使劲。

真正的格局,才刚刚开始重构?

“顶风”补贴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理性竞争——短短2个月内,这已是它们第二次被约谈。

消息传来之时正逢周五晚,不少正“盘算”着周末薅羊毛的网友纷纷发帖:外卖大战真不成要停了?

约谈并未浇灭补贴的战火,反而补贴玩法越发多元,大额减免、免单、“0元购”等依旧承包了周末的话题热度。

7月19日,淘宝闪购开启“超级星期六”,继续发送19元无门槛红包、0.01元喝奶茶等,力度之大让话题“淘宝闪购超6款外卖只要1块9”登上微博热搜。



▲淘宝闪购因优惠登上热搜。

饿了么则上线“25减25”“18减18”“奶茶免单卡”,推出社交分享免单活动。

同日,饿了么“拼团”业务还正式升级更名为“爆品团”,取代原拼团在饿了么首页功能频道的核心位置。与此同时,淘宝闪购界面新增爆品团栏目,为低价外卖专区。

鲜明的“爆品一口价,官方加倍补”标语之下,爆品团主打0元起送、0元配送、免拼直购,大多数餐饮商品的价格保持在10元左右的低价,比如4.9元的奶茶、9.9元的麻辣烫、10.9元的汉堡+可乐套餐等。

此外,据天眼查显示,饿了么申请注册了“疯爆价”的商标。从名字不难推测,饿了么或许会同淘宝闪购一道,将低价策略进一步延续并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线上的大额补贴,在线下,阿里也砸钱大搞营销。

在美团和京东总部的家门口,北京地铁望京东路站和亦庄线经海路站,铺满了淘宝闪购广告“淘宝闪购点外卖更优惠”“淘宝闪购30分钟送达”。

据“解码Decode”,还有淘宝闪购工作人员在地铁站、街边“摆摊”,拉路人宣推,0.1元便可自提饮料。

被“贴脸开大”的美团,显然也不在怕的。

在美团APP,主页下方位置出现“惊喜外卖立享”标识,点开获得一张美食兑换券、一张下午茶兑换券,分别可兑换价值约10-30元的套餐。美团还向黑钻会员发放“冰淇凌免单券”等冰饮券。

7月22日,美团拼好饭宣布正式启动“万家品牌”计划,引入超1万家餐饮品牌。据悉,7月上旬,拼好饭日订单量已超3500万单。

京东则是继续强化满减等补贴措施:一种是“百补新客券”,如“15减14”“20减16”等;另一种是“百亿餐补券”“15减10”“20减12”等。

谁敢第一个停手?

硝烟未散间,另一种态势正愈发清晰:在这场白热化的大战中,外卖行业上下游的“承压者”们,正越来越多地发声。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就表示,希望外卖平台把定价权交给商家,“餐饮生态已经被破坏,但商家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拥有近400家门店、年营收超62亿的头部连锁餐饮掌门人,谈及眼前这场由巨头主导的“战争”时,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和无奈。

“倒闭的商家会越来越多!”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直接控诉“百亿补贴”迫使商家承担大头费用,“不参与补贴就没有流量曝光,参与了就是赔本赚吆喝,员工累到虚脱,餐厅资金链濒临断裂。”



▲刘京京在微博发声。

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的调研数据更触目惊心。

7月15日,该商会在《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的倡议书》中指出,辖区内83%的餐饮企业因参与补贴活动导致利润率下降。

甚至美团自己都在呼吁别内卷了,在这一轮大战中,绝大多数的订单增量都是泡沫。

“想请他们关注一下一线的真相,不要被简单的数字蒙蔽了。”美团核心本地板块CEO王莆中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直接喊话。

短短7个月,行业单量从日均1亿单狂飙至2.5亿单;不到100天,补贴战从局部交锋演变为全面混战,甚至被冠以“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标签——三大平台的竞争烈度正以惊人速度攀升。

只是在这浩浩荡荡的角逐背后,实则是资本筑起的战场,每一个辉煌的数据背后,都见证着真金白银不计代价的投入。

据“凤凰网科技”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以来,京东先后两次共向市场投放超200亿补贴,阿里计划投放600亿元补贴(饿了么超百亿、淘宝闪购500亿)。

也就是说,短短三个月不到时间,外卖市场涌入近800亿补贴资金。

如果按照4-12月为周期统计,意味着仅此两家便每天向外卖市场投放超过3亿补贴。

“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7月12日,美团这一天的补贴投入是3亿-4亿,淘宝闪购的补贴则达到了12亿;也有传言称,美团一天花了8亿。王莆中否认了,“我们没有花8个亿,实际投入远比阿里少。”

但2024年,整个外卖行业的总利润规模不过300亿。

然而现阶段,没有人真的能停手。

“我觉得这样卷没意义,对行业也是伤害。但是在这个仗打之前,你跟对手这么说,他们不会信,他们只会觉得你怂了,反而会更来劲。”王莆中无奈,“如果我们不打,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失败者。”

他还说,“用户的热情比想象还要大,像一种全民节日,当氛围烘到这里的时候,你不想做,用户也会让你做的。”

美团不能停,阿里、京东方面也是这么想的,互不信任的各方紧盯着彼此。

“不持续投入,之前投入的钱就是白花。”一位阿里人士分析京东在外卖大战的挑战,事实上这是三方都面临的困境:谁敢第一个停?停了对手会跟着停吗?

节奏已发生改变

大战终有落幕之时。

“大家的战场都很多,每一家公司都要考虑自己的主战场在哪,未来的增长点在哪。比如说以后双十一不打了吗?AI 还要不要投入?海外要不要打?”王莆中一番话,点破这场角力不可能无限白热化的深层逻辑——企业的资源与精力终有边界。

如今全面休战暂无可能,但变化也已悄然发生。

7 月的前两个周六,美团、淘宝闪购曾连续公布战报数据,数字的攀升清晰释放着进攻姿态,但到了第三个周末,这份持续更新的“成绩单”没了踪影,沉默中透出与此前不同的节奏。

7月22日,据“蓝鲸科技”报道,被二次约谈的那一晚,淘宝闪购内部决策,冲单目标和补贴规模维持不变,短期稳定在8000万单以上,同时筹划于8月8日冲击峰值1亿单。

尽管次日淘宝闪购方否认了该说法,称淘宝闪购从来没有在内部定过“冲单目标”,内部始终按照市场规律运营,阿里稳单的说法广泛在市场流传。

据“晚点LatePost”,阿里高层在7月第二个周末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先提升能力,巩固好基础,再往上冲。一位阿里员工说,“就怕冲得太快后,其他能力都没跟上,反而适得其反,原本好的基本盘都没了。”

当初勇挑行业老大的京东外卖则低调了许多,创始人不对外放话,高管不公开发言。

直至7月22日,刘强东揭开一个月前说的“京东外卖新模式”谜底:京东亲自炒菜,10亿现金招募菜品合伙人,搞外卖+自提合营店“七鲜小厨”,计划是三年开10000家。

据悉,七鲜小厨的首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提供外卖和自提两种服务,菜品种类涵盖特色小炒、意面小吃、拌饭盖饭等,补贴后的菜品单价大多在10-20元。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

在“七鲜小厨”的官宣中,京东称竞选胜出成为每道菜品的合伙人后,餐企或厨师可直接获得100万元现金保底分成,后续该菜品的销售分成上不封顶。

该业务负责人刘斌称,目前已有近7000个厨师或餐饮品牌报名“餐饮合伙人”,包括费大厨、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品牌。

自营外卖,是妙计还是臭招?市场在观望。

越发明显的是,在这场持续发酵的外卖战事中,竞争焦点悄然发生位移:率先掀起战事的京东尚未尘埃落定,淘宝闪购的强势入局已与美团形成正面交锋,这使得行业老大的关注重心随之发生了转移。

王莆中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现在不关注京东。

“如果当你承诺超过XX分钟免单,你会发现所有的羊毛党都会挑你高峰期下单,赌你超时,然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超时越多单,越多单你赔越多,我觉得这是不可维系的。后来他们调整了。最后都要回归商业现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