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EAL创始人徐驰
7月23日讯(记者 武静静)大模型这项技术变量正在给智能眼镜市场带来了更多关注。今日,《智能涌现》报道称,阿里巴巴将于本周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此前,小米也发布了首款售价1999元起的小米AI眼镜。
大厂的高调入局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行业的真正温度如何?技术是否已到临界点?这轮热潮背后,是趋势的转折点,还是一轮新的泡沫?
带着这些问题,蓝鲸科技记者近日采访了 XREAL 创始人徐驰。这家成立八年的智能眼镜公司,上一次受到关注是在今年5月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XREAL与谷歌联合发布 Project Aura 而引发广泛关注, XREAL 也是谷歌在全球AR领域唯一合作的一家中国企业。
根据IDC数据,在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大行业中,份额位居全球市场前二,仅次于Meta,超越字节跳动。
智能眼镜仍处上半场的上半场,XREAL今年不做AI眼镜
这个行业非常非常难,不适合挣快钱。徐驰开门见山。
在他看来,智能眼镜仍处于早期,如果拉长时间线,上半场,甚至是上半场的上半场,过去十年真正从中获利的企业凤毛麟角,除了卖‘铲子’的高通,几乎没有公司实现盈利。他认为,当前的百镜大战更多是市场热度而非技术成熟度的体现,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需要长期主义的投入和基础技术的打磨。
徐驰认可AI技术给智能眼镜带来的机会,他谈到,大模型技术不仅为XR设备提供了全新动力,更可能重塑整个交互范式。AI是催生XR设备最好的载体,它能够显著提升目前XR设备普遍存在的交互效率问题,让人机关系从控制转向协作,从而推动XR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AI正在补齐AR硬件、系统、生态和交互间长期缺失的一块拼图,未来真正原生的AI设备,将是更贴近人眼和嘴巴的可穿戴终端。
对于智能眼镜的长期发展,徐驰抱有信心。他预测在2027至2028年,或将出现一个真正成熟、永远在线的AI Agent,具备超过20岁认知能力。届时,AI眼镜将演进为具备多模态感知(能看得见听得见)、通过眼动追踪与用户形成闭环交互的智能终端。摄像头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不再只是为人看,而是服务于AI理解世界,最终通过对话和轻量操作实现更高效的人机交互。
不过,徐驰对当前AI眼镜的真实能力持保留态度。徐驰直言,现在这些AI眼镜的智商,像一个5岁小孩,很多产品甚至无法看清文字,说明核心的视觉能力尚未打磨完善。在他看来,核心问题在于视觉链路不完善、交互体验碎片化,以及芯片算力架构不匹配。他指出,现阶段市场主流AI眼镜仍多是手机或手表架构的延伸,尚未真正针对AI眼镜优化。
他补充道,我们今年不做 AI 眼镜,因为在他看来,现阶段行业在核心能力上的积累还远远不够,盲目追风并不可取。
尽管如此,徐驰并不否认部分厂商在现有框架内的优化能力。小米今天在这个领域绝对是最高峰,它把现有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优化到了最好。但他也强调,这种基于现有零部件组合出的产品,短期内难以支撑百万级出货规模,我们认为,它还不具备成为爆款的基础。
XREAL发布新一代AR眼镜,徐驰称:我们选的是最难的路
基于这些判断,与强调整合供应链、主打AI助手功能的产品路线不同,XREAL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将产品定位为便携大屏,主要用于视频娱乐、游戏、移动办公等内容消费场景。徐驰强调:我们不追求全天候佩戴,而是追求全天候携带。
徐驰表示,XREAL在做的是产品减法,比起堆叠功能,我们更倾向于明确、单一、好用。他认为,在用户尚未形成长期使用习惯、技术还处在演化初期的背景下,聚焦体验闭环,远比拓展功能边界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XREAL于 7 月 23 日发布新一代产品 XREAL One Pro。这款产品延续上一代 XREAL One 的轻量化设计,配备 1080p Micro-OLED 显示模组,并搭载 XREAL 自研的 X1 空间计算芯片。新版本在光学模组、算力架构和生态协同方面进行了更新。官方数据显示,该产品此前在 CES 期间已开启海外预订,截至目前收到超过 1 万名用户反馈。
此外,XREAL还同步发布了一款配套摄像头配件 XREAL Eye。该模块通过额外的空间锚定能力,将原本仅支持 3DoF(头部转动)的眼镜升级为支持 6DoF(位置移动)体验。蓝鲸科技记者体验产品时发现,这个功能可以在虚拟大屏中走近查看细节,而不只是转头观看场景。该摄像头模块支持拍照、录像、建图等功能,售价为 599 元。
此外,XREAL还公布了和谷歌合作的Project Aura产品的进一步的细节。徐驰透露,Project Aura将采用分体式架构,外接一个专属计算单元。其中眼镜部分搭载XREAL升级版的自研X1S芯片,外接计算单元则由高通提供芯片解决方案。X1S将与高通芯片共同构成算力技术平台,满足Android XR所需的强大算力及AI相关属性。
在谈及XREAL的技术壁垒时,徐驰表示,公司从创立初期就选择了较重的研发投入路径,重点布局芯片和光学系统等底层能力。我们不是靠供应链堆叠硬件快速打样,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芯片、光学这些基础模块上。他认为,这种早期对水下能力的投入,使XREAL在行业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门槛,这不是短期内靠整合能复制的。
徐驰告诉蓝鲸科技记者,XREAL的差异化路径是从芯片和光学等底层技术切入,而非仅依赖供应链集成。其中,其自研的空间计算芯片 X1(现已升级为 X1S)是核心组件之一。这颗芯片可支持 3 毫秒级低延迟和 3DoF/6DoF 空间定位能力,并适配包括 iPhone、Windows、Linux、Steam Deck 等多个平台,试图打通不同系统间的连接壁垒。
此外,他提到XREAL还自研了光学模组系统,与芯片进行协同优化。这一系统支持逐台出厂校准,目的是在保证大视场角的同时尽可能减轻眼镜重量,从而提升佩戴舒适性和持续使用时间。这类软硬一体化设计,在AR设备普遍存在厚重和续航受限的问题背景下,成为其产品策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