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为什么企业要推动稳定币?业内人士解读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观察者网 时间:2025-07-22 12:26:50

7月18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稳定币的商业机遇:来自业界的声音》国际金融政策圆桌会。会上,上海特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建军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京东等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去发行稳定币?稳定币的发行机构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对此,崔建军认为,公众普遍认为的“赚取储备资产的利息差”仅仅是冰山一角。对于企业而言,发行稳定币的最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一个独立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数据与价值闭环。这使得企业能够直接捕获最真实、最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和金融画像。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高维度的实时数据是训练和优化商业模型的“黄金燃料”,其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短期利差收益。

结合他多年在区块链技术的实践经历,崔建军认为,从长远来看,稳定币和RWA将对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带来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重要性不亚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尽管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如监管问题等。“虽然这条路很长,但其中的机会是存在的”,崔建军说道。

崔建军强调,要使稳定币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稳定币不能仅限于通过买卖交易来推动市场,这样既不可持续,也非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方向。而是需要回归对实体价值支撑作用。稳定币的生命力最终必须源于对RWA的锚定。当现实世界的资产被代币化后,它们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链上交易媒介,RWA为稳定币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真实应用场景和刚性需求。;二是通过去中心化金融市场(DeFi)等方式,促进稳定币的流通和市场的活跃度。例如通过稳定币间的信用创造等。

谈及实践,崔建军还表示,过去,资产上链遇到的核心问题是“最后一公里” 的数据可信度问题:他指出,资产上链之后,区块链能确保数据不可篡改,但在数据上链之前,如何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性,一直是个行业难题。“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已经有效地攻克了这一难题。”崔建军分享了其公司的解决方案,“我们现在不仅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无人化上链,更能从物理层面确保数据在采集之初就无法被篡改。”

以下为崔建军发言实录(已经发言人审定):

首先,感谢杨老师的邀请。我从事区块链技术多年,对这些技术和应用场景有一定了解。然而,我一直没有时间将这些知识系统化。几周前,我有机会花了几天时间深入了解这一领域,今天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这些思考。

在过去,与朋友们讨论区块链技术,尤其是与政府相关项目时,“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常常遭遇误解。最终,一位同事建议我不要再提“去中心化”,于是,我提出了“多中心化”这一概念,然后“多中心化”多到什么样的程度?共识节点最低节点,他们听了这个不错,愿意支持这个方向。

现在,我先给出我的结论。我和王善良老师的观点相似。从中长期来看,稳定币和RWA将会带来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这个变革的影响可能会与AI一样深远。因为我们把AI归属于生产力的话,区块链也归属于生产关系。

二者将像“两个腿”一样共同推进。但从短期来看,挑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监管方面。我们可能仍处于“多中心化”阶段,在这种阶段,传统的中心化体系与去中心化的技术将并行发展、相互交织。这个进展可能会比较缓慢。如果监管机构无法理解这些技术,它们可能会延迟行动。虽然这条路很长,但其中的机会是存在的。

关于如何把稳定币做大的问题,我认为首先,稳定币不能只是空转,不能单纯依靠买币来推动市场。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国家所鼓励的。最终,稳定币的价值将来自RWA的支撑,因为这些资产将带来实际需求,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

其次,稳定币需要流通,市场需要保持活跃。例如,DeFi市场(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简称DEFI)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便将稳定币作为抵押可能不被允许,但我们的创新能力很快会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信用的创造,都是可能的。例如,USDC可以做USDT的信用创造,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实践方面的思考。为什么京东等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去发行稳定币?除货币储存的息差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绕过传统银行,直接获取客户的行为数据和用户画像。当前,京东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取数据,但如果能通过稳定币拿到数据,用AI技术对它自己的场景发展,是特别有好处的。

我也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正在进行或参与的一些项目。今天讲的内容,大多与技术相关,可能比较拗口。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RWA指的是现实世界的资产,资产要上链,资产的安全性、资产的状态永远是第一位的。

过去,上链有一个核心痛点就在于“最后一公里”问题。上链之后,数据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但在上链之前,如何确保其真实性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问题。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已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自动化上链,并确保数据不被人为篡改。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三项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作为数据的“神经末梢”,从源头确保物理世界信息的真实可信。

区块链技术:利用联盟链构建可信协作网络,保障数据在多方流转过程中的溯源性与一致性。

AI技术:在数据汇集后,通过AI模型进行实时的风险监控、状态评估与精准定价。

这三项技术形成了一个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信任闭环”,为RWA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动态风控和价值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专利技术,将身份信息直接集成到最小的物联网设备端,实现了数据采集即确权。

基于这种框架,我们开发了两个主要平台。

智信数据平台:是新一代 RWA 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引擎,为资产的价值评估、合规代币化、投后管理与清算提供核心基础设施。实现资产运营数据的实时可信上链与权益收益的自动穿透分配,为 RWA 资产端构建透明、高效、可信的价值流转网络。

智信物联平台:是物理世界 RWA 的核心价值可信锚定引擎。用于物联网数据采集,确保数据从源头开始就得到验证。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若干行业具体项目,包括:

上证链:2020年10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证监会和复旦大学共同发起,这是证券行业的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可信数据基础设施。它实现了自主可控,所有使用的加密标准均为国内标准(如SM2、SM3),确保符合本地法规。到目前为止,上证链提供了一些核心数据的存证溯源、业务合规、监管、业务流程优化、数据隐私保护、金融数据跨境、多方数据共享。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券商都在用。

这是整个证券行业的联盟链。在这个平台上,会有大量是证券行业运营机构的存在,尤其为一些债券、股票的发行,还包括以后和香港市场的互通,它会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基于数据跨境,对于资产和资产状态,结合大模型,进行实时的监控。

汾酒老酒溯源交易平台:在资产追踪和数据交换方面,我们还在酒行业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溯源和供应链金融平台。这一系统得到了银行的认可,并已开始实施,为酒行业提供了约400亿的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心化的系统可以管理存货,但银行出具的票据的真实性及其与其他联盟数据的比对问题仍然存在。通过联盟链的私钥和公钥机制,大家能够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及权属问题。这种方式更能保障数据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近期备受关注的可信数据空间,实际上为区块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包括链源链头的数据和预言机所需的数据。这一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对数据资产,特别是专利评估的支持,涵盖专利的应用方向等综合评估。其中采用了AI技术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提供给银行作为估值依据。近年来,这种做法受到银行的青睐。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大模型:针对专利等无形资产估值难的问题,我们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大模型”,利用AI Agent对IP的价值进行可解释的、多维度的评估,为银行提供授信依据。目前正探索知识产权RWA发行的全新模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