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鬼酒在资本市场表现得有点“高调”。
据统计,自六月中旬股价触底之后,其开始震荡走高。
截至最新收盘,酒鬼酒股价报收48.74元/股,自六月中旬以来股价涨幅超过了20%,远高于同期白酒行业4.74%的涨幅。
股价大涨背后,和胖东来的合作自然是重要推手。
6月29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抖音透露“酒鬼酒·自由爱”即将面市销售,次日酒鬼酒股价便大涨6.88%。此后,酒鬼酒股价一路攀升,即便7月19日双方合作产品上线,酒鬼酒股价依旧保持在高位震荡。
不过,虽然最近股价表现火热,但酒鬼酒的业绩表现却不甚理想。
据近期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酒鬼酒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00万元至1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08%至93.39%。拉长周期来看,算上今年上半年,这已经是酒鬼酒连续三年业绩下滑了,跟2022年上半年7.1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即便是按照业绩预告中的上限1200万元来计算,如今酒鬼酒的净利润也是跌剩“零头”了。
此前,侃见财经曾多次提到一个观点,有业绩支持,靠短期炒作带来的股价上涨终究难以持久,而酒鬼酒正是如此。虽然跟胖东来这个超强的渠道商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带来业绩提升,但对于当下积重难返的酒鬼酒而言,仅凭一个胖东来显然远远不够。
产品线溃败
酒鬼酒之所以会陷入如今的困境,跟其产品布局有很大关系。
资料显示,酒鬼酒主要有“内参”“酒鬼”和“湘泉”三大产品线,分别对应高端、次高端和大众三个定位。
不过,这种看似覆盖了大部分消费群体的金字塔产品结构,却在行业寒冬中陷入了“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局面,并最终导致产品线全面溃败。
先来看“内参”这一产品线。内参酒是酒鬼酒核心大单品,也是酒鬼酒在高端领域的标杆性产品,2019年酒鬼酒成立了内参酒销售公司,单独负责内参系列的销售,由全国 30 多位高端白酒“亿元大商”共同出资成立,此后又引入了省外大商入股。如此高规格的投入,让内参酒在刚推出的几年里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从2018到2022年,内参酒的营收从2.44亿元增长至11.57亿元,营收贡献从21%增长到29%。
不过,来到2023年后,内参酒开启暴跌模式。财报显示,2023年内参酒实现营收7.15亿元,和2022年的11.57亿营收相比下滑38.2%;而在2024年,内参酒营收进一步下滑至2.355亿元,和2023年相比营收直接“膝盖斩”。另外,内参酒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91.63%下滑至87.71%。
实际上,内参酒的溃败早已注定。资料显示,内参酒在2004年推出,当时画家黄永玉和朋友切磋画艺,画出了一个“酒瓶”,这个“酒瓶”并不是常见的圆形、方形,而是不规则的形状,全身像是把湘西的油纸揉皱后再摊开的样子,布满了褶皱的纹理,瓶颈用绳子系着,像是包装礼物一样。这样别具一格的酒瓶被取名“内参”,意为“少数人看的,数量有限的”。
而被推向市场的内参酒,则是在“酒瓶”设计出来之后才被生产出来,可见内参酒主打的是包装而非酒品,缺少高端酒的文化内涵。当然,在行业上升期,内参酒还能通过讲讲故事维持自身高端的定位,但随着行业泡沫被刺破,本来缺乏高端基因的内参酒自然也就难逃“卖不动”的命运。
在内参酒“溃败”后,处在金字塔中央的“酒鬼”也受到了冲击。和内参酒“冲高”的定位不同,“酒鬼”产品线的主要目标是走量,其是酒鬼酒营收的核心,营收占比在五成以上。不过,次高端价位被誉为行业竞争最惨烈的“修罗场”,竞争十分激烈,而“酒鬼”产品线所面临的挑战则更大。
对比来看,酒鬼系列既缺乏茅台的文化溢价,又不及汾酒玻汾的极致性价比,尤其是伴随着内参酒的溃败,酒鬼酒在次高端带沦为“夹心层”。
最后是“湘泉”产品线。在内参和酒鬼这两大产品线守不住后,“湘泉”产品线自然也难逃溃败收场的结局。2024年,湘泉系列的营收仅有7594万元,而在2022年时湘泉系列的营收为2.207亿元,2年过去湘泉系列的营收下滑了约七成。
收拾不完的“烂摊子”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产品线的全面溃败,酒鬼酒面前摆着一个收拾不完的“烂摊子”。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库存问题。近年来,由于产品在终端市场不受认可,酒鬼酒的库存逐年走高:2022年到2024年,酒鬼酒的库存分别为14.17亿元、15.57亿元和17.51亿元,库存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9.88%、36.55%和54.86%,可见其库存压力已是越来越大。
截至今年一季度,酒鬼酒的库存进一步攀升至17.79亿元,而流动资产却下降至30.84亿元,库存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已经高达57.68%。
在库存数据不断走高背后,酒鬼酒的基酒也在逐年增长。资料显示,2022-2024年末,酒鬼酒的基酒库存分别为35244吨、40526吨、46769吨,呈逐年增长态势。库存不断上升也加剧了资金周转的压力,2024年酒鬼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04.3%。
除了库存问题以外,酒鬼酒的渠道问题也亟待解决。过去几年,酒鬼酒为抢占市场不惜通过高返利、高搭赠政策吸引经销商,但终端动销不畅导致库存积压,最终引发渠道“反噬”。年报显示,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的1774家锐减至1336家,直接抹去此前两年的增量,仅略高于2021年的1256家。更严峻的是,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37.33%降至2024年的26.01%,显示出核心客户的信心已经动摇。
另外,从反映经销商积极性的合同负债来看,2021到2024年酒鬼酒的合同负债分别为13.82亿元、4.334亿元、2.846亿元和2.451亿元,可以看到合同负债在明显走低,经销商拿货的积极性明显下降。而据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酒鬼酒的合同负债仅有1.794亿元,创近年新低。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产品线的溃败就犹如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如库存、渠道、现金流等一系列问题。
实际上,酒鬼酒也知道产品线上的问题,所以在2025年经营计划中明确提出“一切为了高质量销售”的核心目标,并提出将对产品矩阵“瘦身”与升级,构建“2+2+2”战略单品体系:内参、红坛两大战略单品锚定高端与次高端;妙品、透明装两大重点单品抢占中端市场;内品、湘泉两大馥郁香基础单品夯实塔基;SKU压减50%:淘汰销量占比低且无增长潜力的产品,避免价格带重叠与内耗。
不过,对于当下积重难返的酒鬼酒而言,想要通过产品矩阵的“瘦身”与升级来改变经营上的颓势,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从目前的库存压力以及渠道商数量的下降幅度来看,留给酒鬼酒调整经营策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