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商业观察
十年光阴流转,赛升药业迎来上市十周年纪念日。然而这份纪念却透着沉重:从2015年6月26日上市首日55.38元的收盘价、66.46亿元市值,到如今(2025年6月25日)13.44元的股价、64.74亿元市值,表面看似维稳,实则暗流汹涌。遥想2015年12月16日,其市值曾高达212.16亿元,股价触及176.8元高峰。相较昔日辉煌,如今市值已蒸发147.42亿元,缩水幅度高达69.49%。
业绩滑坡:十年盈利转亏,营收萎缩超六成
十年征途,赛升药业的业绩轨迹令人扼腕:盈利巨变,2015年上市当年归母净利润尚达2.09亿元,而至2024财年,这一数字已跌至-0.69亿元,累计跌幅高达132.90%。十年间虽有过6年增长,但近年的断崖式下滑难以掩盖,盈利能力急剧恶化;营收锐减, 滑坡不仅体现在利润上。2020年公司营收尚有10.94亿元,到2024年已骤降至4.16亿元。短短五年间,营收规模大幅萎缩超过六成,市场空间持续收窄的压力清晰可见。
产品结构:单一依赖埋隐患
赛升药业的核心业务聚焦于生物生化药品,产品线集中于:心脑血管用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收入贡献高达52.85%;免疫系统用药, 位列第二,占比35.86%。 高度依赖心脑血管单一领域,当该领域面临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加剧或产品迭代压力时,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或成为其业绩持续承压的关键内因。
突围尝试:2000万关联交易押注新药
面对严峻形势,赛升药业近期动作频频。公司公告,已与参股公司华大蛋白签署《新药技术转让合同》,以2000万元总价受让后者持有的NeoAB33新药项目相关技术资产包。 交易内容:涵盖项目技术资料、细胞株、研究数据、原始记录及相关发明专利所有权。 战略意图:公司称此举旨在加速自身蛋白/抗体药物平台建设,扩充心脑血管领域管线储备,推动差异化竞争,加速研发转化,实现技术资源整合。 尽管公司强调交易以评估定价、公允合理,且构成关联交易,但以2000万价格获得一个包含专利所有权的早期新药项目,其技术成熟度、后续开发风险与巨大投入,仍为这笔交易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这究竟是抄底优质资产,还是病急乱投医?市场疑虑犹存。 十年间,赛升药业从资本宠儿跌落凡尘,市值蒸发百亿、业绩持续探底,折射出产品线单一、转型迟缓的困境。2000万押注NeoAB33项目,彰显其背水一战、发力创新药求存的决心。然而,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长路中,资金、技术、竞争的重重关卡依然矗立。在创新药这片星辰大海中,赛升药业能否真正校准航向,驶出当前泥潭,不仅关乎企业存续,也将持续考验着市场的眼光与资本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