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京东一日三连投:外卖战场之外,具身智能赛道亦有一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蓝鲸新闻 时间:2025-07-21 13:52:10
京东近期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密集投资,绝非孤立的商业布局。与美团之间,一场超越传统业务边界的生态“暗战”已悄然打响?

图源:视觉中国

7月21日讯(记者 翟智超)两大生活服务巨头的角力正从传统外卖战场,延伸至具身智能赛道。

蓝鲸科技记者获悉,今日,千寻智能宣布完成 6 亿元 Pre-A +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众擎机器人宣布完成两轮融资,其中 A1 轮由京东领投;逐际动力宣布新一轮融资亦获京东战略领投。据悉,这三笔投入精准覆盖从 AI 大脑、机器人本体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战略布局意图清晰。

对此,京东相关负责人向蓝鲸科技记者回应称,目前公司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未来将聚焦供应链场景,持续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等方式来构建技术创新生态。

而此前,美团也加速落子,将自变量机器人、星海图、银河通用等具身智能企业纳入投资版图。

在具身智能赛道布局中,京东选择了一条更强调垂直整合的路径。

今年3月,京东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沈徽掌舵,明确释放出加码该领域的决心。7月,其推出关键整合平台 JoyInside,旨在输出京东在客服、数字人、导购等场景积累的智能交互能力,目前已接入包括 MagicDog Pro 四足机器人和众擎 PM01 在内的多款产品。该平台的核心目标直指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智能大脑供应商,串联起京东具身智能的整体布局。

在生态构建层面,京东投资的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与逐际动力,虽看似独立,实则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

其中,千寻智能聚焦AI 大脑,由前珞石 CTO 韩峰涛与清华博导高阳领衔,其核心突破在于自研的 VLA 模型Spirit v1。该模型能指挥机器人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实现了任务多样性、泛化能力及成功率的三重跃升,为京东机器人生态提供了强大的算法支撑。

众擎机器人则补强 本体 环节,创始人赵同阳来自小鹏机器人团队 鹏行智能。公司的技术特色在于融合传统运控与强化学习技术,打通运控、力控、规控等模块,产品线覆盖从双足到全人形的多样化形态。这种弹性化的本体布局,使其能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最优硬件载体。

而逐际动力承担 场景落地 重任,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将于下半年公开发售。据了解,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 TRON 1 已在巡检、安防、配送等场景开展规模化探索,为京东的业务场景提供切实可用的解决方案。

一位机器人行业研究员向蓝鲸科技指出:京东通过 JoyInside 平台接入多款机器人产品,正逐步形成‘技术输出-产品销售-数据反馈’的良性生态循环。 这一模式的市场潜力已得到初步印证 今年 618 期间,京东平台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17 倍,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有力佐证了其系统性布局的初步成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团 广撒网 式的投资策略。2024 年以来,美团已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 8 次,近期又将自变量机器人、妙动科技、银河通用、它石智航等企业纳入版图。从这些投资来看,其逻辑清晰指向 具身大脑 + 本体 的全矩阵覆盖,不押注单一技术路线,而是通过广泛布局构建技术容错空间。

这种战略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家企业业务基因的深层分野。

业内人士段风向蓝鲸科技记者分析:京东依托二十余年积累的 3C 渠道优势,目标不仅是销售机器人,更旨在通过‘JoyInside 认证’体系打造‘买机器人上京东’的用户心智,构建硬件生态闭环。美团的核心驱动力则来自其庞大的本地生活服务网络,700 万骑手与 360 万商户构成的丰富场景,使其将具身智能视为降本提效的关键工具。

事实上,当前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资本热度。超高关注度之下,2025 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额刷新纪录。

七月刚过一半,星动纪元、它石智航、星海图等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据 IT 桔子数据,截至目前,该领域共发生 87 起融资事件,已披露融资金额达 109 亿元。而 2024 年全年,行业融资事件为 56 起、总额 50 亿元。这意味着,仅半年时间,人形机器人融资的数量与金额均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