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瀚蓝环境
七月的佛山南海,一场重塑环保行业格局的“智能风暴”悄然起势。瀚蓝环境(600323.SH)的品牌焕新发布会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在这场发布会上,瀚蓝环境怀揣着“成为绿色创新赋能者”的愿景,不仅亮出“更进一步,永不止步”的品牌精神,更以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的揭牌,宣告国内首个生态环境治理“超脑”正式落地,为环保行业智能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千帆过尽勇者胜。当行业仍在转型阵痛中徘徊,瀚蓝环境已携场景与技术“双剑”突围,在“双碳”浪潮中构建起“数据驱动效率、智能重塑运营”的新生态。从企业跨越式发展到行业转型蓝图,瀚蓝正以创新为笔,让可持续发展从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日常。
AI超脑落地,场景与技术双剑合璧
当前环保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之中,虽面临投资增速放缓的挑战,但“双碳”框架下的刚需底色从未褪色。在历经“跑马圈地”“抢装潮”后,行业已从盲目扩张转向对项目规模与盈利能力的深耕,呈现运营精细化、整合加速的特征,而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项目运营质效的价值,也随之愈发凸显。
作为中国环保产业标杆企业,瀚蓝环境在AI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等方面持续深入探索。
在7月15日举行的品牌焕新发布会上,瀚蓝官宣成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打造国内首个专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行业超脑”与“企业超脑”,推动环保行业智能化转型。
据了解,该研究院由瀚蓝环境与瑞泊(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泊科技”)联合成立,重点聚焦模型、算法、智能化应用研发三大领域,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环保行业大模型及智能应用平台。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解决方案,未来可复制推广至全国,推动环保企业运营进一步向高效化、精细化方向转型。
大模型平台的搭建,离不开丰富的场景与硬核技术的双轮驱动。瀚蓝环境与瑞泊科技的联手,恰好形成了场景与技术的精准互补。
瀚蓝环境深耕环保行业二十余载,拥有覆盖固废处理、能源供应、水务等领域的丰富业务场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近10万吨/日,服务覆盖全国20个省区市、54个城市、77个县区。公司深入探索并推进多源固废处理的“瀚蓝模式2.0”,在数智建设、节能减碳、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突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48个。
公司运营管理的业务场景积累了海量结构化数据,涵盖设备运行参数、环境监测指标、资源循环效率等核心维度。这些海量数据具有极高利用价值,若通过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将能推动环保领域智能化创新,对于环保行业提质增效的作用将不可估量。
瑞泊科技作为领先的人工智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已拥有自研高等级大模型的公司,其核心团队整合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顶尖机构的科研资源,曾斩获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等奖、GAIE Awards人工智能年度权威AI大奖、被誉为人工智能界“奥林匹克金牌”的中国AI金雁奖“技术创新大奖”等多个高含金量奖项。
未来,瀚蓝与瑞泊将发挥双方优势,通过技术互补+场景深耕,搭建环保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整合算法开发、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场景测试等全流程能力,形成“数据-算法-应用”闭环技术体系,为企业积累人工智能技术资产与数据资产。
开放创新生态,赋能行业绿色发展
在瀚蓝看来,创新是让绿色可及的唯一路径——不是单纯的技术迭代,而是打破边界的产业重构;不是孤立的环保治理,而是开放共生的价值创造。
这份对创新的深刻理解,正通过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的实践落地生根。研究院将聚焦AI“根技术”研发,打造“可迁移、可解释、可信赖”的环保行业超脑集群核心引擎,驱动行业向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应用智慧化转型。通过搭建瀚蓝私域基座大模型与业务专有模型,构建覆盖固废、能源、水务全链条的专业知识库,实现核心业务板块的数据智能融合。
在管理领域,依托“行业超脑”的决策智能化和多维数据融合能力,瀚蓝将加速内部制度和管理规范等多源知识的结构化梳理和统一建模,辅助管理决策与运营优化,提升公司运作效率与合规水平,实现AI在管理与运营全链路的深度渗透。
此外,研究院还将探索研发垂直领域核心场景应用,以实践场景推动AI从“试点验证”迈向“价值释放”。在此基础上,依托已建成的基座大模型、专有大模型及面向特定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全面推进智能化能力与现有数字化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协同化的智能服务体系,实现业务系统的架构迭代和智能化升级。
瀚蓝超脑不仅是环保企业提质增效的数字引擎,也将成为全国绿色发展智库。通过AI赋能产业升级,瀚蓝将助力实现城市资源“零废弃”、碳中和目标,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速迈入数智融合的全新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瀚蓝环境联合瑞泊科技、阿里云、中兴新云、金蝶、浪潮、京东、广联达、中科曙光等领军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助力绿色发展生态圈”,未来将合力开展高质量人工智能科研实践,打造普惠化通用技术平台与开放生态,引领智能环保新格局。
同时,瀚蓝环境还在会上官宣了与广东恒健的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通过股权合作、资本运营、基金投资等方式,推进瀚蓝环境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巩固其在环保产业链的龙头地位,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难看出,在环保行业迈向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节点,瀚蓝环境正以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为支点,撬动行业变革新图景。
前瞻布局,筑牢可持续发展底座
纵观瀚蓝的发展史,是一部“勇于挑战、不断创新”的成长史。“敢于迈步”,早已是瀚蓝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自2000年登陆A股市场,从地方性公用事业、单一供水业务起步,一步步发展为全国性的生态环境服务标杆企业,并走向海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规模跃升至全国前三、A股第一,可以说,瀚蓝的每一次的主动求变、敢于迈步,都源于对环境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和对自身能力边界的勇敢挑战。
这期间,战略并购如同撬动增长的杠杆,成为瀚蓝实现数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引擎。从2006年的并购南海环保电厂,到2014年并购创冠中国,再到后来的纵横一体化产业链延伸,瀚蓝以敏锐的市场嗅觉与果决的行动力,一次次抢占行业先机。
今年6月,瀚蓝并购粤丰环保完成交割。资料显示,粤丰环保是广东省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旗下拥有3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覆盖广东、上海、四川、山东、江苏等12个省市,城市生活垃圾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52,540吨/日。通过本次重组,瀚蓝环境垃圾处理规模稳居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高,顺利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
财务数据的节节攀升,正是瀚蓝战略布局精准落地的最佳注脚。自上市以来,瀚蓝环境盈利能力稳健上扬,屡创新高。2024年,公司再度交出亮眼答卷,实现归母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增幅达16.39%。要知道,瀚蓝已在环保领域深耕25载,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能保持如此稳健且强劲的增长势头,实属不易。
Wind
这份强劲增长的势头仍在持续书写。根据日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得益于并购粤丰环保及降本增效等举措,瀚蓝环境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9.67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剔除去年同期含济宁固废电费、金沙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污水处理费等一次性往期收益约1.3亿元,则同比增加约2.1亿元,同比增加约27.71%。
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面对国际形势的波谲云诡、国内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环保行业步入成熟期的诸多不确定性,瀚蓝选择以品牌焕新为契机,在叩问初心与锚定前路中,将“更进一步,永不止步”的精神淬炼为前行的指南针——这份执着,既藏在技术研发的攻坚里,也写在运营效率的精进中,更融入管理模式迭代、循环经济深耕与负碳路径探索的每一步。
未来,瀚蓝将坚持“创新,让绿色更可及”的品牌主张,让可持续发展从昂贵的选项,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中,瀚蓝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着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双向奔赴的新篇章。(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