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监管约谈后外卖补贴大战周末“退烧”,消费者:补贴还有,但“没那么狂热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东方网 时间:2025-07-20 00:11:28

东方网记者程琦7月19日报道:在经历了连续两个周末的“疯狂补贴”后,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似乎在本周末迎来了转折点。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就低价倾销等问题约谈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记者今日(周六)调查发现,尽管平台补贴仍在继续,但此前“0元购”等大额优惠已难觅踪影,消费者普遍反映“热度没上周那么狂热了”。


平台自动发放优惠券,但有起送标准

约谈后首个周末:补贴仍在,但“羊毛”不如之前好薅

今天,记者打开美团外卖App,平台自动发放了两张优惠券,但记者尝试兑换一份免费的麦辣鸡翅时,系统提示需额外消费15.5元才能达到起送标准。而在饿了么平台,尽管“饿补超百亿”的活动仍在,一杯库迪咖啡优惠后仍需支付6.9元,且预计配送时间接近一小时。

“上周有很多0元的奶茶,这周类似的目前我也没看到。”消费者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明显感受到平台的补贴力度正在减弱。“上周我用6.7元买到了12瓶苏打水,这周虽然还有优惠,但算下来要8块多,还要凑一块多的起送费。羊毛还是能薅,但成本高了,我就放弃了。”周女士的感受,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普遍心态。

监管介入划“红线”,行业呼吁停止内卷

这场补贴大战的悄然“降温”,与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密切相关。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明确约谈三大平台,要求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事实上,在监管部门正式约谈前,这场大战的副作用已引发业内广泛担忧。有商家称,顾客享受的补贴大头由商家承担,不参加就没流量,参加了就是赔本吆喝。随后,北京电子商务协会也发出倡议书,呼吁行业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低价倾销行为。

各大平台也在此期间先后表态。京东方面称完全没有参与“0元购”等恶性竞争;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则坦言,“卷没意义,对行业是伤害”,并将此前的补贴行为定义为“被迫反击”,同时指出“1元买12瓶水”等订单是“泡沫”,对行业价值不大。

“后补贴时代”的思考:流量狂欢后,谁是赢家?

当补贴退潮,真正考验平台内功的时刻才刚刚开始。外卖商家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担忧:“短期内订单刺激很明显,但长期看很难持续。补贴一停,订单可能会下滑得很快。”他的担忧也点出了平台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将因补贴而来的“薅羊毛”用户,转化为有价值的存量用户。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短期来看,订单暴增给中小商家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和成本负担;长期而言,市场将向供应链效率高、品牌力强的头部企业加速整合。

他进一步指出,短期数据亮眼并非终极目标,竞争格局正从“资金战”转向“效率战”。真正的赢家,需要平衡好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保障与商家可持续盈利三者间的关系,而非单纯依赖价格战。平台亟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规范运营,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否则,即便短期单量创新高,也可能陷入“补贴一停、用户流失”的陷阱,最终难以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导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