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汇聚近5000名力学领域科技人员的“中国力学大会-2025”在湖南长沙开幕。从19日至21日,与会者将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围绕传统的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新兴的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等,交流力学研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
“中国力学大会-2025”以“智赋创新·力擎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力学学会联合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共同主办与承办。记者19日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看到,会场内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产业人员济济一堂,会场外成果交流区和产业展区人流如织。大会特邀报告环节,9位力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分别围绕动力学与控制、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生物力学、爆炸力学等领域作专题报告,披露的科技新成果引发了与会者浓厚兴趣。
这是“中国力学大会-2025”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苏晓洲 摄
中国力学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于2005年发起并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何国威介绍,本届大会旨在成为力学工作者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的窗口,成为力学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桥梁,成为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交流的纽带,成为青年力学工作者展示风采的舞台。
“中国力学大会-2025”主办方人士介绍,为期三天的大会将举办上千场规模不等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交流会,涉及学科领域从传统的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到新兴的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以及力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交叉领域。此外,大会还设立了墙报交流区和产业展区,主要展示青年学者和产业界的研究成果,为参会者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副主任倪培根表示,力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力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攻关,开辟力学新疆域,促进力学与其他学科、与产业界的交叉融合,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学人”的智慧和力量。(记者苏晓洲、白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