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
遇见小面全球招股,
高瓴资本、海底捞等抢占基石
11月27日,遇见小面正式启动港股IPO招股程序,拟全球发售9,736.45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973.65万股H股(占10%),国际发售约8,762.81万股H股(占90%),另有5%超额配售权。每股发售价5.64-7.04港元,每手500股,入场费最多3,520港元,预计募集净额约5.52亿港元。公司预期12月5日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有望成为港股“中式面馆第一股”。
![]()
◎遇见小面招牌产品
公告显示,遇见小面本次IPO基石阵容包括高瓴资本、海底捞等头部投资机构,阵容可算强大。特别是火锅头部海底捞的入局,更是餐饮行业的一次全新碰撞。
内参君也了解到,双方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遇见小面所用的供应链,便是海底捞集团孵化的蜀海供应链。
近几年餐饮品牌的投资风向,多倾向于投资市场中发展多年的品牌。海底捞的此次“押注”,不光是对快餐品类的布局,更是对遇见小面长期发展能力的认可。
这种考量包含营运、盈利、市场潜能等多方面。这点也在最新发布的招股书中得到了验证。
招股书显示,总商品交易额来看,2022年为5.11亿元,2023年为9.60亿元,2024年为13.48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7.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52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6%。
遇见小面强大的盈利能力,是海底捞抢占基石的重要原因,这一能力正随着门店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强。
遇见小面的餐厅网络包括中国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4家餐厅,且有115家新店在筹备中,预计年内将突破500家。据悉,遇见小面新加坡首店有望在12月底开业,迎来品牌海外首店里程碑。
![]()
◎新加坡门店效果图
![]()
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平衡,
遇见小面10年历练答卷
粉面赛道中的面馆品类,浪潮迭代很快。曾经风光无限的黑马品牌,在消费需求巨变的当下,可能面临客流下降的营运难题。
面馆品类的上一次腾飞,发生在疫情后。仅2021 年这一年,面馆赛道就有约 13 起融资事件,总金额超 14.4 亿元。资本助力下,马记永等品牌一路狂奔,迅猛开店。一年开百家店,不在话下。
但近几年消费风向骤变,曾经的黑马品牌纷纷受到消费降级的冲击,面馆品类正迎来新一轮优胜劣汰。行业起落外,遇见小面则始终保持着独有的发展曲线,10年历练,始终昂扬向上。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以重庆小面为主打的川渝风味连锁面馆品牌,若以简单的面馆浪潮来看,至少穿越了3个周期。
10年发展中,遇见小面亦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也在“面馆规模大跃进”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相对稳健的发展节奏。2022年、2023年,遇见小面分别开设了43家、92家直营和特许经营新餐厅。
![]()
◎遇见小面深圳北站新开业门店
对于这一发展节奏,遇见小面相关负责人曾提到,门店拓展虽能集中爆发品牌势能,让企业市场估值更高,但也意味着企业要有更强的抗风险承压能力,才能拖动扩张形成的“庞然大物”,去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资本抽身以及黑天鹅等。
这一发展节奏体现了遇见小面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的战略考量。不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激增,而是致力于通过健康、可持续的门店拓展来驱动业绩的稳健增长。
健康的门店拓展节奏,正带领营业额不断增长。营业额可以靠门店规模拉升,但根基依旧在利润率。遇见小面直营餐厅层面的经营利润率正稳步增长,2024年为13.3%,2025年上半年达15.1%。
这背后是多年高度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打造。
遇见小面为菜品研发、采购、供应链、选址建店、餐厅营运、训练、市场营销、品控等各个版块开发出一套高度标准化、高效体系化及先进数智化的管理体系。高效体系化管理,已经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借由这一点,门店可以不断复制,且实现高度统一管理的规模化。
除了提升内部盈利能力,面馆品牌在穿越多个市场周期时,还必须应对客流自然下降的行业共性难题。面对这一长跑难题,遇见小面给出的答案是川渝风味面馆的品牌标识、多元化菜品及更实惠的用餐体验。
![]()
◎遇见小面产品矩阵
遇见小面专注于川渝风味,十余年的运营,使这一风味印记成为品牌独特的标识。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算,遇见小面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品牌与细分品类的心智建设已然成熟。
从川渝风味的小面出发,遇见小面的产品已经拓展到辣与不辣的菜品。涵盖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的完善菜单体系,正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餐饮体验。再加上高性价比的定价,复购率自然有保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吸引超2210万会员,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达44.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这一数据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内的管理体系构建,对外的消费体验构建,共同回答了品类长跑应具备的品牌特质。
![]()
下沉、出海、特许经营,
遇见小面拓展网络正全面展开
遇见小面未来拓展蓝图也同样展示出其对规模化发展的长远考量,未来发展“三驾马车”思路清晰——下沉低线市场开店、探索海外市场开店、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将深化现有市场渗透及拓展新市场的地理覆盖范围,计划于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分别在中国及海外开设约150家至180家、170家至200家及200家至230家直营及特许经营新餐厅。
![]()
◎遇见小面香港门店开业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餐厅网络扩张、供应链体系建设及数字化能力提升,助力公司在千亿级分散市场中加速整合,同时加速中式快餐走向国际市场。这点也极度契合遇见小面的拓展策略——不过度追求品牌规模,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平衡中,持续续健康拓展餐厅网络。
从行业性的增长焦虑,到遇见小面给出的“长跑”答案,其核心在于对商业本质的回归:不追逐短期泡沫,而是坚守长期主义。通过打造坚实的管理内功、维持健康的盈利模型、塑造鲜明的品牌价值,遇见小面在喧嚣的市场中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长跑比拼的从来不是起跑时的速度,而是持续供应的耐力与面向终点的战略智慧。遇见小面的故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