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是长城汽车“35+专场招聘会”的最后一天。舆论场已经从一片叫好声,渐渐变成质疑长城汽车是不是打着35岁就业的旗帜搞营销。但无论动机如何,长城汽车已经到了求变的时刻。
01、因资历太深,我被长城拒绝了
都说长城汽车最懂35岁以上的中年人,但最近,85后的张宇却被长城汽车的HR整破防了。
7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了一条《年方35》的短视频,内容围绕“35岁”“中年焦虑”等话题,讲述了35岁以上群体面临的年龄歧视、职业发展瓶颈等。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出镜,用一句“竹子三年扎根后第四年疯长”的比喻,鼓励那些正处在困惑期的人们,他还表示35岁并不是职业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在视频的结尾,魏建军公布了长城汽车的“35+计划”,即日起,面向全球35岁以上的人才开启专场招聘会。
视频发布后,引起不少职场打工人的共鸣,许多网友瞬间被魏建军“圈粉”。不少在职场遭遇过年龄歧视的人,都被长城汽车的这番操作感动了。甚至有网友表示,打算下一辆车就买长城品牌。
同日,长城汽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招聘海报,并附上投递简历的二维码。据悉,本次“35+专场招聘会”共涉及生产工艺、供应链、营销传播、技术研发等四个方面,面向全球提供了62个相关的岗位。
看到消息后,张宇很激动,在职场这些年,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企业公然力挺35岁+的求职者。但她也怀疑这是否真实。因为在知道长城“35+专场招聘会”的几天前,她刚刚在BOSS直聘上投了简历,并且已被长城汽车的人力资源部婉拒。
“说起来也好笑,理由竟是我资历太深了。公司不需要如此资深的候选人。”张宇说。
长城是不歧视35岁以上的中年人了,但张宇也没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于是赶在7月18日招聘日截止前,不死心的她又通过专场招聘海报上的二维码,再次投递简历。
从长城汽车离职四年的高赫,看到魏建军的视频也十分心动。尽管他听说目前公司对“回流员工”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但他仍决定一试。
当初离开,高赫也是迫不得已,他以前在长城汽车负责性能调校,但团队管理层在技术理念上的固化,对于外部引入的新工作方法或新思路接受度不高,导致他在工作中想做一些尝试,未能得到领导认可。
如今想重新回去,一是他出来后的这些年,整个汽车行业波动太大,很少有哪家车企特别稳定;二是长城汽车有相对灵活的调休制度,即员工加班后可以选择申请加班费或调休,这一点对他非常有吸引力。
还有一位刚过35岁就失业的人,在多份简历石沉大海后,即使知道可能会被直接筛掉,还是向长城汽车申请了岗位。毕竟老板发话了,万一能成呢?
据悉,此次专场招聘会的大多数岗位都要求有8年甚至10年以上的管理经验。例如供应链负责人岗,任职要求是具有汽车线束行业生产管理或物流管理10年以上工作经验。
不过,该职位的浏览量非常高,超过4000次。其余浏览量超过2000次的岗位有长城灵魂科技有限公司的底盘产品开发岗、EE性能测试开发岗、商品企划岗、市场研究岗,以及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等。
天眼查App显示,长城灵魂科技有限公司和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都是长城汽车100%控股的子公司。
长城汽车设立“35+专场招聘会”的一个背景是,2025年是企业成立35周年。在一位从事人力资源行业15年的资深HR看来,“35+”更多的是给企业带来口碑和关注。
“另外,他们大概也想通过这个机会挖一些更具性价比的打工人。”该HR还提到,超过35岁的打工人,大部分都背着房贷、车贷,要比很多00后更好管理。
对此,一位年龄超过35岁的长城在职员工也说,“我们不歧视年龄,关键还是看‘性价比’。如果你经验丰富、能力匹配,年龄不是问题,能不能创造价值才是重点。”
02、招聘专场背后,长城的中年焦虑
长城“35+专场招聘会”开始后,有网友担心,大家是否能适应长城汽车的工作强度。那么,在长城汽车工作究竟是种什么体验呢?
如高赫所说,长城汽车对员工严格履行法定义务。魏建军身上有明显的军事化管理风格,校招生入职都要参加军训,后续还要进入车间在流水线上工作3至6个月。
另外,也有离职员工聊到了长城的另一面。给长城汽车提供智能网联相关业务的上海仙豆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仙豆智能”),是长城汽车通过其子公司间接与仙豆智能建立了联系。
仙豆智能在长城内部是有些特权的,考勤、福利、管理机制等,都跟总部有很大不同。比如,仙豆智能每年考核2次,分别发奖金,长城每月考核,但只有一次年终奖;仙豆智能不严格限制差旅标准,长城会限制而且标准很低。
再比如,仙豆智能签署一份业务合作协议最短3天搞定,“在长城没有一个月,想都不要想。”上述离职员工说。
至于网友们担心的工作强度,在车企互“卷”的当下,估计没有哪家企业是轻松的。特别是长城,确实到了该拼命的时候了。
今年上半年,在三大民营车企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吉利累计销量超过140万辆,同比增长47%。
再看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约为57万辆,同比仅增长2%,旗下五大品牌(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皮卡),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中,坦克、欧拉两大品牌同比下滑了10.67%、56.19%。
其实在“35+专场招聘会”开始后,外界渐渐有声音认为,长城汽车是打着35岁就业的旗帜搞营销。因为7月17日,哈弗大狗2026款上市了。不过,无论是什么动机,长城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而且近年来,长城汽车也面临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尤其在研发核心力量方面有下降趋势。
年报显示,2023年长城汽车研发人员总数为2.4万人,占公司全体员工总数的29.3%。在年龄结构上,30至40岁(含30岁,不含40岁)的研发人员占比最高,接近1.4万人。
到了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下降至2.3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也降至27.45%。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群体中,30至40岁的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约1.2万人。
如何吸引和保留住中坚人才,是长城需要回答的问题。近期,还有长城离职员工告诉我们,他在座舱领域工作了3年之久,但月薪只有8000元左右,反观同行的待遇都在1万元以上。
“如果一直在保定,没啥可抱怨的,关键是很多人才留不住,别人一挖就走了,从外边高价请人才不一定能请到。”该离职员工表示。
与此同时,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智驾和机器人领域人才洞察》报告显示,从当前智驾与机器人领域的人才流动趋势来看,传统车企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长城等已成为吸纳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这些企业正加速布局智驾技术升级,投身于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
一位长城在职员工坦言,“35+”的招聘信息在公司内部宣传不多,他了解的也比较少,“但如果这次招聘真能落地,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能补充一些有经验、有拼劲的人进来”。
03、魏建军拼了
自从决定从幕后走到台前,魏建军就给自己立了个目标,要做“高质量的网红”。从勤劳度看,他确实做到了,这两年出镜频率越来越高。
今年上半年,魏建军化身“大炮”,不仅怒怼比亚迪,还直言价格战是扰乱汽车市场的“毒瘤”,并且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他也不留情面吐槽。
这一次在短视频《年方35》的亮相,被不少人评价说,在一众参考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路线的车企CEO中,他是走得最稳也最像“互联网型CEO”的那一个。
借着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的契机,7月2日,魏建军还开通了自己的B站个人账号,成了一位“萌新UP主”。对于一名60后来说,面对B站给新入驻UP主设置的100道“入学考试”题,魏建军通过了,他谦虚地表示考试有蒙的成分,之后多向年轻人学习,争取接住他们的梗。
除了走上台前,今年以来,跟吉利、比亚迪、奇瑞、理想等在内的车企一样,长城汽车也在深度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中国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需求。
据《雷锋网》消息,为了加强营销能力,刘艳钊已升任长城汽车副总裁,主管传播中台,成为公司公关体系的一号位。同时,他不再担任魏牌CEO及坦克品牌CEO。
对此,长城汽车方面向我们确认了这一消息。此外,6月20日,长城汽车宣布任命吕文斌为欧拉品牌总经理,长城旗下四大品牌再次实现一把手独立管理时代,结束了此前部分品牌兼任管理的情况。
人员变了,架构也得调。《财经天下》获悉,长城汽车内部正在打造一个类似华为“蓝军部”的组织,名为“蓝军管理部”,由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总经理杨国彤兼任总经理,目前还在搭建中。
另外,2024年长城汽车设有八大中台:公关传播中台、渠道发展中台、用户运营中台、销售服务中台、数智化中台、终端运营中台、新媒体直播运营中台和商品管理中台。
目前,中台数量缩减至五个,包括公关传播中台、用户运营中台、销售运营中台、售后服务中台和数智化中台。
正如魏建军在视频中说的那样,35岁不是终点,而是每个人面临的又一次“开场而已”。对长城汽车来说亦是如此。
只不过,魏建军现在面对的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单纯的造车时代了。如今的汽车战场,是一场融合了智能化、生态化,甚至要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的全方位较量。
魏建军在等待外部成熟的力量为长城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张宇和高赫,也在“35+专场招聘会”结束后,等着收到长城汽车的面试通知。
(文中张宇、高赫为化名)
(作者 | 杨十二,编辑 | 田梦,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本内容来自财经天下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