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杨波
在人手一件冲锋衣的时代,A股户外龙头之一的牧高笛,居然连一口汤都没喝上。今年前三季度,牧高笛营收同比下滑58.82%,净利润同比大降60%,第三季度更是出现1056万元的净亏损。
![]()
主营户外装备及户外服饰的牧高笛净利润自2022年高点以来,持续下滑,2024年相比于高点跌幅40%。而令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公司董事长的薪酬却在这三年间从72万元暴涨至562万元,涨幅近7倍。
![]()
一边是业绩持续探底,一边是高管薪酬飙升。户外龙头之一的牧高笛,为何会在这轮户外消费热潮中开倒车?
1
失去露营红利,季报开始亏钱
牧高笛的崛起,离不开疫情催生的露营风口。2020年疫情爆发后,跨省旅游受限,露营成为大众“亲近自然”的最优解。这一时期,牧高笛凭借“精致露营”理念迅速触达大众圈层,从户外露营赛道中突围,业绩乘风而上。
![]()
2019-2022年,牧高笛营业收入实现爆发式增长,分别达到5.29亿元、6.43亿元、9.23亿元、14.36亿元。净利润方面,2022年更是创下1.41亿元的峰值。
![]()
(截图来自:同花顺iFind)
但2023年后,随着疫情影响消退,露营不再是“旅游平替”,市场热度明显下滑。各地露营基地倒闭现象陆续出现,“露营倒闭潮”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露营风口的退潮,也直接冲击了牧高笛的核心业务。
2023年,牧高笛营收增速大幅放缓,仅同比增长1.4%;净利润则快速下跌24%,降至1.07亿元。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其中营收下滑10.42%,净利润下跌21.57%。
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更是急速下滑。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8.82%,净利润同比大降60%,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056万元。
牧高笛可谓“成也露营,败也露营”。
2
“冲锋衣”爆卖的年代,
牧高笛却完美错失
疫情解除后,露营市场持续萎缩,牧高笛也做出调整。
2023-2024年,公司提出“向野而生”的全新品牌主张,重点打造睡眠、背负和穿搭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希望覆盖专业户外领域的不同场景,并围绕“冷山系列”推进战略转型,核心仍聚焦于“徒步登山”场景。
![]()
然而,这种转型依旧瞄准小众登山群体,且进一步向高端市场迈进。事实上,近年来高端露营市场开始萎缩,低端市场也被平价品牌不断蚕食份额,北山狼、骆驼等品牌热销。
牧高笛的真正危机,并非仅源于露营风口消退,更在于错失了户外消费的下一个主赛道——以冲锋衣为代表的户外服饰。近年来,户外服装赛道的大众消费需求暴涨,以天猫双11户外品牌销售榜来看,骆驼、北面、伯希和占据前三,凯乐石、拓路者、安踏等也挤进前列。然而,榜单不见牧高笛的名字。
![]()
(图源:天猫榜单)
以正冲刺港股IPO的户外“黑马”伯希和为例,仅冲锋衣单品,2022年至2024年累计销量就超380万件。同期,伯希和营收分别达3.79亿元、9.08亿元、17.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761万元、1.56亿元、3.04亿元,增长速度在中国户外市场一骑绝尘。
据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达1027亿元,其中冲锋衣裤占比29.2%,零售额达300亿元,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3%。
此外,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户外产业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户外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户外市场规模突破150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3%。
![]()
(图源: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而牧高笛只能眼巴巴看着这泼天的户外红利。
![]()
其实,牧高笛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城市户外子品牌“牧高笛鹿标”,主打城市通勤、旅行、社交等多场景,本质就是面向大众消费群体。但公司并未足够重视该系列产品的研发、渠道建设与市场推广,导致其市场认知度极低。
在公司官网,其冲锋衣产品款式至今还停留在“23秋冬系列”。
![]()
(图源:牧高笛官网)
从2024年营收结构来看,牧高笛主要依赖帐篷及装备业务,占比达90%;服装和鞋子业务占比仅7%,户外鞋服产品几乎毫无市场存在感。
![]()
研发层面,当前户外服装赛道的优势企业,已在面料专利、供应链等方面构建起强大壁垒。而牧高笛除帐篷产品由自有工厂生产外,服装、鞋品及部分露营装备均依赖外购,缺乏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同样不足,2020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大多稳定在2000多万元水平(仅2022年超过3000万元)。
![]()
渠道层面,以2025年上半年数据为例,牧高笛主营业务线上收入1.5亿元,线下收入4.5亿元,合计6亿元,线上收入占比仅25%。可见公司既未重视线上销售,线下渠道也未有明显扩张。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牧高笛品牌门店合计226家,2022年和2023年维持在211家(通过减少直营店、增加加盟店实现),2024年末门店数量回升至227家,但直营店已缩减至仅剩9家。到了今年6月,门店数量又减少到213家,直营店仅剩8家。
![]()
一系列战略失误叠加研发、市场投入不足,导致牧高笛的鞋服产品彻底错失市场红利。尽管近年销售费用增长明显,2023年和2024年都达到1.2亿多元,但仅靠销售费用投入,显然已无法为业绩增长提供有效支撑。
有分析指出,伯希和的异军突起,核心在于精准抓住“专业户外大众化”的趋势。而牧高笛仍停留在“小众户外专业化”的思维定式中。都市消费群体需要的是“能通勤、能轻度户外”的服饰,而非专业登山装备,这正是牧高笛与市场需求的核心错位。
3
业绩下滑,
不影响高管超常涨薪
战略失误的后果,让公司的激励计划颇为尴尬。
2023年8月,牧高笛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件为2023-2025年露营装备品牌收入较2022年增长不低于30%/60%/90%,或净利率不低于8%/9%/9%。
![]()
2024年,公司又授予员工股票期权,解锁条件以2023年业绩为基数,要求2024年增长不低于10%、2025年增长不低于25%、2026年增长不低于45%等。
![]()
毫无疑问,这两个激励计划,都败给了现实。
今年上半年,牧高笛不得不提前终止上述激励计划。这一举措也被部分投资者解读为“管理层承认战略失败”的事实。
更引发投资者质疑的,是高管薪酬的异常暴涨。翻阅2022至2024年财报可见:
2022年,董事长陆暾华报酬总额72.27万元,董事徐静219.11万元,董事兼财务总监杜素珍86.34万元,制造总监马其刚116.52万元,高管层合计薪酬671.83万元。
![]()
(图源:2022年年报)
到了2023年,陆暾华报酬涨至255.17万元,徐静涨至374.58万元,杜素珍涨至124.25万元,马其刚涨至133.76万元;其他高管也略有调整,高管层合计薪酬升至1116.18万元。
2024年,整体薪酬继续大涨,尤其是董事长陆暾华,报酬较2023年大涨超306万元,达到561.93万元;徐静涨至461.44万元,杜素珍微涨至128.85万元。但是马其刚薪酬则下降近40万元至94.16万元。2024年,公司高管层合计报酬进一步升至1669.78万元。
![]()
(图源:2024年年报)
从薪酬变化来看,核心高管是涨薪主力,尤其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陆暾华,三年间报酬从72万元跃升至561.93万元,一己之力成为高管层薪酬增长的绝对主力。
老板给自己涨薪,却给制造总监降薪了。马其刚2024年薪酬反常下降近40万元,原因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马其刚已于今年5月已公告离职。首席人力官佘亮也于今年2月离职,不过其离职前年薪出现了上涨。
![]()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们的税前报酬上涨趋势,与公司持续下滑的业绩形成鲜明反差。2022年至2024年,牧高笛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07亿元、8376万元,呈逐年递减态势。
有投资者质疑,公司高管薪酬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却未与业绩实现强挂钩。不过截至目前,牧高笛并未就相关质疑给出正面回应。
![]()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