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与辉瑞的BD交易(在医药行业中,特指企业通过对外合作、授权、并购等方式,实现产品、技术或管线的商业化价值最大化),三生制药在今年成为医药领域的明星。如今,三生制药又有大动作,拟分拆附属公司蔓迪国际独立上市。这也意味着,继三生制药、三生国健后,“三生系”有望迎来第三个上市平台。
回顾“三生系”发展史,1993年,彼时58岁的娄丹创办三生制药。作为娄丹之子,娄竞深度参与并主导“三生系”的多项资本运作,是目前“三生系”的核心人物。今年以来,得益于双抗药物“出海”的利好消息,“三生系”上市公司股价大涨。随着蔓迪国际冲刺港股,“三生系”也将在资本市场上演新故事。
“三生系”
如蔓迪国际成功上市,“药二代”娄竞将收获第三个上市平台。
据了解,三生制药为一家拥有超30年历史的老牌制药公司。1993年,曾担任国家医药评审委员,时年58岁的娄丹与其团队创立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总裁、总工程师。1995年,三生制药重要产品因特芬(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上市,同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娄丹之子娄竞回国,并加入三生制药。
身为“药二代”的娄竞,被业内认为同时具备科研及商业运作经验。2007年,三生制药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生物药企。2012年,娄竞正式“接棒”,出任三生制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负责三生制药的战略发展及策划、整体运营管理以及主要决策制定。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越来越多的“创二代”成为公司一把手,这既是家族企业传承的自然过程,也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体现。
因公司价值被长期低估,娄竞于2013年果断启动三生制药的私有化退市。2015年,三生制药转向港交所上市;同年,三生制药将蔓迪国际的前身浙江万晟药业收入囊中;2016年,三生制药完成对中信国健的收购,后更名为三生国健;2016年3月起,娄竞担任三生国健董事长;2020年,娄竞推动三生国健至科创板上市,这也是“三生系”第二个上市平台。
杨方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生系”的资本布局具有清晰的分层与专业化特征。三生制药作为核心平台,聚焦生物药与创新药研发,承担集团战略引领和资本运作中心职能。在科创板上市的三生国健专注抗体药物与自免领域,享受A股对创新药的高估值。拟冲刺港股的蔓迪国际专注消费医疗,具备高毛利、强品牌特征。“三生系”通过分拆上市实现“一鱼多吃”,最大化各业务板块的资本价值。形成“港股+科创板+港股”三平台架构,覆盖不同市场投资者,有利于提升整体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不过,杨方娜也提到,多上市平台可能增加管理成本与协调难度。蔓迪国际部分客户与供应商与三生制药重叠,可能引发监管问询与投资者担忧。
身价大涨
在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三生制药、三生国健股价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三生制药年内涨幅近4倍,娄竞身价也水涨船高。
三生制药股价大涨缘于一则BD交易,也正是该交易,点燃今年创新药板块整体的火热行情。
具体来看,今年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沈阳三生共同授予辉瑞在许可区域及领域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许可产品707项目的权利,这是一款同时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该笔授权的首付款为1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48亿美元,涵盖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而这一首付款,再次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金额的纪录。
在上述消息刺激下,三生制药、三生国健股价双双大涨,其中三生制药5月20日大幅收涨32.28%,三生国健连续多个交易日“20cm”涨停。
东方财富显示,截至11月26日收盘,在后复权形式下,三生制药、三生国健年内涨幅分别为384.39%、219.07%。作为三生制药、三生国健实控人的娄竞,其身价也随之大增。
三生制药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受到积极关注。公司今年在产品研发、海外授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股价表现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战略与价值的认可。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国际合作,力求以扎实的业绩回报投资者的信任。
针对此次分拆上市,三生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分拆后,蔓迪国际将拥有独立募资平台,此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拓展产品组合、数字化运营模式迭代、营销及品牌建设、增强早期研发能力等方面,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蔓迪国际分拆上市后,三生制药将更加清晰地聚焦于创新药赛道。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