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集团收入2477.95亿元,超市场预期,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其中,高增长的即时零售业务吸引市场关注。在随后的业绩电话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的阐述清晰地揭示了该业务的战略新动向: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专注效益优化。
![]()
即时零售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消费板块最亮眼的增长引擎之一。(资料图,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电商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单位经济效益(UE)自9月以来显著改善,用户留存率提升,平均订单价格提高,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带动淘宝App的月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
可见,即时零售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消费板块最亮眼的增长引擎之一。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单位经济效益”的显著改善。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在消费领域,即时零售规模扩大、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带动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实现快速增长。
随后,蒋凡在业绩电话会上的发言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改善背后的战略意图。他明确表示,淘宝闪购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快速规模扩张”,正式进入以“优化UE”为核心的第二阶段。战略转向的成效立竿见影:自10月以来,闪购的每单亏损较7月、8月已降低一半。在此基础上,淘宝闪购的订单份额保持稳定,平台交易额(GMV)份额稳中有升,对相关实物电商品类也形成了明显拉动。
蒋凡还揭示了UE改善背后的双重引擎:订单结构优化与物流规模效应。
一方面,过去两个月,平台上高单价订单占比有所提升。最新数据显示,非茶饮订单占比已超过75%,闪购最新每笔购买单价较8月环比上涨超过两位数,而笔单价的提升也进一步带动了淘宝闪购整体GMV份额的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订单规模扩大,物流网络的规模效应开始反哺业务。蒋凡表示,目前闪购的配送时效优于去年同期,单均物流成本显著降低,甚至“明显低于淘宝闪购大规模投入之前”。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形成了健康的正向循环。
UE的优化并未牺牲战略协同,相反,即时零售与阿里生态的联动正愈发紧密。
截至10月31日,约3500个天猫品牌将其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在协同效应下,天猫“双11”期间,淘宝App实现消费者同比双位数增长,近600个品牌成交破亿,天猫品牌即时零售日均订单环比9月增长198%。
“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精耕细作用户体验,聚焦高价值用户经营与零售品类发展。”蒋凡表示,闪购是淘天平台升级的核心战略之一,目标是3年内为平台带来万亿成交规模,进而带动相关品类整体市场份额的提升。
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策略演变,释放了一个强烈的行业信号。它标志着该领域正从“烧钱换市场”的粗放式竞争,步入以商业模式健康度与生态协同深度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淘宝闪购在效益优化上的探索,也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