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在红色星球表面发现了一块疑似陨石的岩石。
![]()
据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研究科学家坎迪斯・贝德福德(Candice Bedford)于 11 月 13 日在 NASA 官网发布的博文介绍,“毅力号”发现了一块形态独特、“经风蚀雕琢、显著凸出”的岩石,嵌于周围“低矮、平坦且碎裂”的岩层之中,这一异常特征立即引起了科学团队的高度关注。该岩石被暂命名为“Phippsaksla”,于 9 月 2 日(任务第 1612 个火星日,即 Sol 1612;火星日比地球日长约 40 分钟)首次由安装在火星车桅杆顶部的左 Mastcam-Z 相机拍摄到。
随后,“毅力号”调用其搭载的 SuperCam 激光光谱仪对目标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这块长约 31 英寸(约 81 厘米)的岩石主要由铁和镍构成,这一成分特征与太阳系大型小行星金属核的已知组成高度吻合。若其地外起源最终得到确认,这将是“毅力号”自 2021 年 2 月 18 日登陆火星以来发现的首块陨石。
据IT之家了解,小行星是太阳系约 45 亿年前形成初期遗留的大型太空岩石,在行星与卫星等更大天体聚集之前便已存在。较小的太空岩石碎片则被称为流星体(meteoroids);若其成功穿越大气层并抵达行星或卫星表面,则被称作陨石(meteorites)。
![]()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是“毅力号”首次报告疑似陨石发现,但火星上早已屡屡“落石”。其前辈“好奇号”(Curiosity)火星车自 2012 年起持续在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及其中央山脉“伊奥利斯山”(Aeolis Mons,又称夏普山,Mount Sharp)开展探测,已发现多块铁镍质陨石,其中尤以 2014 年发现的巨型“黎巴嫩”(Lebanon)陨石(长约 1 米)及 2023 年发现的昵称“可可”(Cacao)的陨石最为著名。
更早一代的 NASA 火星探测车“火星探测漫游者”(Mars Exploration Rovers),包括 2004 至 2018 年运行的“机遇号”(Opportunity)与 2004 至 2011 年运行的“勇气号”(Spirit),也都曾多次发现铁镍质陨石。因此,此前“毅力号”长期未报告陨石发现曾令 NASA 官员颇感意外。
过去一年左右,“毅力号”一直在对其着陆点直径约 45 公里的杰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坑缘区域进行系统性勘查。贝德福德指出,考虑到杰泽罗陨石坑与盖尔陨石坑地质年龄相近,且坑内分布着大量小型撞击坑,理论上应存在更多陨石沉积,“表明陨石在漫长地质年代中曾持续坠落于坑底、三角洲及坑缘区域”。
然而,搜寻陨石仅是“毅力号”的次要任务。其核心科学目标在于探寻火星远古生命存在的潜在证据,并采集岩芯样本以备未来可能的“火星样本返回”(Mars Sample Return)任务送回地球。
就在上个月,NASA 宣布“毅力号”在样本中检测到引人注目的化学特征信号,可能指示沉积物与有机物质之间曾发生化学反应。但由于火星车搭载仪器的分析能力有限,此类关键发现尚需将样本运返地球后,借助更精密的实验室设备方能得出确凿结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