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最新财报,在云业务增长和AI资本开支方面交出了超出预期的答卷,一度推动其股价在美股盘前上涨4%。
但市场的乐观情绪未能持续。在财报电话会后,股价掉头向下,最终收跌超过2%。
![]()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最新研报中分析,阿里巴巴股价“高开低走”主要归因于投资者对电商业务新增的忧虑。报告写道:
我们认为,股价的负面反应归因于:AI+云业务板块的超预期表现,强化了今年以来由AI驱动的叙事和估值重估;然而,投资者对电商业务的担忧增加,因为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上评论称,由于更激烈的竞争和用户投资,客户管理收入(CMR)增长可能放缓,中国电商业务的EBITA(息税前利润)可能出现季度性波动。
华尔街见闻文章写道,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可以预期客户管理收入和利润会出现短期波动。”
关于电商业务的客户管理收入,支付手续费和全站推广的基数效应会产生影响。我们于去年9月开始收取支付手续费,因此从下个季度起,受此基数效应影响,增速预计会放缓。
但正如我们一贯强调的,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中长期的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果断投资消费者和商家,并坚决推进电商平台的业务模式升级。因此,在此过程中,可以预期客户管理收入和利润会出现短期波动。
高盛认为,这一表态是引发股价负面反应的关键。该行分析称,市场担忧的背后是“更激烈的电商竞争和用户再投资”,以及去年同期软件服务费带来的高基数效应。
AI叙事强化:3800亿资本开支目标“可能小了”,云业务前景乐观
与电商业务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巴巴的AI与云业务成为本次财报的最大亮点。
报告期内,阿里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超出高盛31%的预期。其中,AI相关收入已占外部客户收入的20%,并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高盛特别指出,阿里巴巴在资本支出(CapEx)上的积极姿态,进一步强化了其AI战略的决心。
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当季资本开支同比大增80%至32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竞争对手腾讯的资本开支则同比下降。高盛将阿里“更积极的资本开支计划”归因于其“AI基础设施能力和AI全栈产品”,并认为这与谷歌拥有专用TPU的全栈能力相似。
阿里管理层在电话会中甚至表示,此前宣布的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目标“可能偏小了”,暗示未来可能进一步追加投资。
基于强劲的AI需求,高盛维持对阿里云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测,预计其在12月和明年3月季度的增速将分别达到38%和37%。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AI业务维持领先地位,即时零售业务亏损将收窄
综合以上因素,高盛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进行了调整。报告称,由于对中国电商业务的估值下调,决定将阿里巴巴SOTP(分部估值法)下的12个月目标价从205美元/199港元下调至197美元/192港元。
尽管下调了目标价,高盛依然维持对阿里巴巴的“买入”评级。该行认为,公司的云业务估值保持不变,并且“由AI驱动的故事线仍然完好”。
该行在其基准情景中假设,“阿里巴巴的AI+云业务在中国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电商业务的基础利润将趋于稳定,即时零售业务的亏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收窄”。
分析师表示,市场可能低估了其国际云业务的潜力和由此带来的“全球化”估值。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