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人类控制麻醉猕猴“梦中行走”,我国实现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新突破

IP属地 中国·北京 IT之家 时间:2025-11-26 10:13:59

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据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今日消息,该院脑机芯片神经工程团队联合北京天坛医院发表了一项科学研究《WukongBot:一种面向脊髓损伤的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脊接口猕猴概念验证》。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脊接口(brain-spine interface),实现了人通过意图控制麻醉状态猕猴的左右下肢小幅迈步运动。研究旨在提供一个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脊接口的概念验证,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兴的有前景的技术途径。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介绍称,脊髓损伤(SCI)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在中国,现有 SCI 病例约 374 万,每年新增约 9 万例。恢复自主行走能力是瘫痪患者最迫切的康复目标之一。硬脊膜外电刺激(Epidu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EES)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新兴前沿疗法。2023 年,瑞士 EPF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报道了世界首例植入脑脊接口(Brain-spine interface, BSI)的脊髓损伤患者。患者可以通过植入式的脑机接口控制体内的脊髓刺激器,从而实现自主调控步态。脑脊接口为患者重新建立了脑与脊髓之间的信息桥梁。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获悉,海南大学脑机芯片神经工程团队聚焦脑机接口、神经工程领域的芯片、器件、算法、动物以及临床研究,先后研发出三款核心芯片(SX-R128S4 高通量神经信号采集及刺激芯片、SX-S32 高自由度神经调控芯片、SX-WD60 低功耗无线传输芯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