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等你出了国,就会知道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识局 时间:2025-11-25 22:13:35


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等你出了国,就知道了。”最近,经常有因公出国的小伙伴回来后吐槽,“外国人是真没时间观念,太拉了。”

虽然他们这话不能代表全部外国人,但确实道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相当多的国家,那里的人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守时。

比方说,咱在国内要办个展会,邀请领导出席并致辞,九点正式开始,那陪同领导的下属中,必然要有一部分人要八点半之前到现场;为了迎接这些提前到的领导下属,主办方的领导,肯定也要八点半之前到;于是主办方领导的下属,八点之前就要到现场,准备好伺候领导;然后负责场地保障的人,七点半之前就要赶到,先打开会场,准备好灯光音响舞台会议室之类。

这种套路,在咱们看来就是天经地义,不让负责保障工作人的头天晚上睡在会场就算不错了——当然,在前一天晚上,他们往往会加班到很晚,第二天早上又要很早就到,跟睡在会场,也没多少分别。

然而到了国外,情况很可能就不是这样了:在很多国家、很多地方,原定九点开幕的展会,当地负责展会的官员,可能九点一刻才到;到了之后一看,给会场开门的员工,又晃晃悠悠五分钟,才开门;好容易开了门,里面还有更大的惊喜,比如展位没布置完,而负责布置展位的人,距离会场还有半小时车程。

这种情景,对咱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敢拉垮到这个程度吧!活动办得混乱的情况,咱这也有,可要说“外宾到了地方发现门还没开”这种程度的混乱,咱这真没有。

所以不少小伙伴在外国经历了这种情形之后,都会忍不住抱怨:怪不得他们穷!怪不得他们发展得慢!

他们确实穷,发展得确实慢。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松弛感”也给了我们另一种启示:展会晚开一个小时,晚开十个小时,甚至压根不开了,到底又有什么影响呢?

多数时候,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影响。要知道,在这世上,大概九成的展会、论坛、研讨,都不过是给某几个“大人物”刷存在感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当然,间接影响肯定有,比如咱们的人作为外宾,对当地人的印象会不好,进而影响咱们投资的信心。这年头,凡是咱不投资的地方,发展大多都不会好。

可是话又说回来,一个地方的经济贫富、发展快慢,跟每一个个体的幸福,是不是一定成正比呢?那些数字的增长,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四散延伸的通衢大道,真会增加普通人的快乐吗?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它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但这时有人该说了,咱也甭说什么收入增长,更甭说什么幸福快乐,咱就说,关键是领导要求高啊。

还是拿展会举例子,九点开始的展会,领导八点半就到了,咱怎么办?只能提前啊。不幸福不快乐也得提前啊。

然而这就更有意思了。按照咱们的正常思维,越上层的人,比如领导、大咖,时间肯定越宝贵。

所以咱最不能理解外国人的,还不在于他们缺乏时间观念,而在于他们的下层人比上层人更缺乏时间观念:他们竟然能屡屡出现领导等下属、老板等员工的奇葩现象,太不可思议了。

可是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其实有它的合理性:上层人,已经占有更多财富、更多资源了,所以他们在时间上,本来也就拥有更多的自由——比方说,开会的时间,活动的模式,这些都是他们定的,下层人只能被动地听招呼、听命令,常常身不由己。

这时,如果再让下层人拿出大量的提前量,来等候上层人,就意味着下层人不仅可自由支配的财富和资源更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被进一步压缩。这公平吗?这合理吗?真的合理吗?

不好说吧。只是,这样的问题,我们从过来没想过,也没问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