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AI大模型、震撼全球的Gemini3 AI应用生态、独创的TPU AI算力体系、云计算市占率全球前三谷歌云(Google Cloud)以及YouTube等最前沿“AI+广告营销”生态,甚至量子芯片的科技巨擘——谷歌,俨然有着成为“全球AI超级热潮最大赢家”的强劲势头,甚至不少财经大V以及资深AI工程师盛赞坐拥应用软件以及自有高能效算力等全套AI生态的谷歌具备“垄断AI纪元”的全部特征。
上周Gemini3“炸场”之后即风靡全球,无论是B端大企业们还是C端的个人用户们均感叹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最强悍的多模态大模型”,叠加在上周官宣的堪称“神仙绘图工具的”Nano Banana Pro (归属于Gemini 3生态)有望指数级革新企业经营效率以及C端用户软件协作效率。甚至一些资深工程师用户感叹Gemini3具备成为ASI或者AGI这类“全面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一切要素,无论是《钢铁侠》中贾维斯私人助手,抑或电影《终结者》系列中的天网系统,Gemini3的能力与它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有知情人士爆料称,Facebook母公司Meta正考虑2027年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TPU AI算力基础设施,包括用于Meta的无比庞大AI数据中心建设,以及赛富时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近日表示,该公司将弃用OpenAI大模型,转而使用谷歌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Gemini 3,在这些最新消息加之此前不久有着“OpenAI劲敌”称号的Anthropic计划斥资数百亿美元购置100万块TPU芯片共同强劲催化之下,所谓的“谷歌AI生态链”可谓愈发火热,几乎所有生态链参与者股价近日均实现狂飙式上扬。
Gemini3震撼全球,再叠加“股神”巴菲特“最后一舞”建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即位列伯克希尔前十大重仓股,不仅这家谷歌母公司股价步入暴涨曲线且屡创历史新高——自11月以来涨超10%且市值开始逼近4万亿美元超级关口,博通、台积电以及MongoDB等谷歌AI生态链的重要参与者们股价均进入屡创新高的狂野暴涨模式。
自10月中旬以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更是大幅上涨了35%,市值增加了近1万亿美元,距离英伟达4.4万亿美元的市值还差约6000亿美元。
![]()
这位驰骋全球商场与金融市场数十年、年龄高达95岁的“奥马哈先知”将在2025年年末正式卸任伯克希尔首席执行官一职,因此巴菲特所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13F股票持仓,更像是巴菲特在他本人堪称传奇的投资生涯谢幕阶段,把“科技时代核心筹码”从苹果的消费电子生态系统逐渐交棒给“谷歌AI生态链”。
在2016年,巴菲特本人用一笔看似迟来的消费电子投资押注,见证并彻底向全球投资者放大了苹果此后长达数年的“苹果超级牛市轨迹”。而在史无前例AI大浪潮所主导的2025年,他在持续减持苹果股票仓位的同时,悄然把数十亿美元筹码推向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这家科技巨无霸正以独创GeminiAI生态、云计算服务以及自研TPU AI算力芯片等核心技术环节构筑起“谷歌AI生态链”这一席卷全球股票市场投资者们的超级AI中枢。
“股神”的最新操作到底只是一次分散风险的资产配置,还是下一场苹果式长牛的开端?很明显,市场用真金白银押注后者,而谷歌AI生态链所拥有的资金光芒,比肩当年的“苹果主导的Apple消费电子产业链”光芒,甚至当前全球资金蜂拥至谷歌AI生态链带来的资金流光芒,可能比2016年巴菲特巨资押注苹果消费电子生态之后的“果链”光芒更加耀眼。
毫无疑问,在谷歌Gemini3震撼问世,加之英伟达仍然炸裂式增长业绩驱动下,全球投资者们时隔多个月之后,再度感受到AI狂热投资资金的“AI信仰”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带动半导体以及全球AI应用软件板块股价大举上攻。上一次感受到如此规模的AI震撼力度乃在英伟达当时于7月份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全球持续井喷式扩张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愈发庞大,并且科技巨头们不断斥巨资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于长期钟情于AI算力产业链的投资者们来说,席卷全球的“AI信仰”对算力领军者们的股价“超级催化”远未完结,他们押注英伟达、谷歌、台积电与博通所主导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股价将继续演绎“牛市曲线”。
谷歌AI杀疯了!前有Gemini3震撼全球,后有神仙Nano炸场
谷歌在推出Gemini 2.5近八个月之后,在当地时间上周二重磅宣布推出升级版人工智能大模型Gemini 3,在与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激烈竞逐中加快产品更新迭代步伐,并且于发布首日立即在谷歌搜索、Gemini AI应用程序生态及谷歌云平台等多个AI开发者平台同步上线,在谷歌旗下的多个盈利产品中投入使用。
在上周晚些时候推出的同属Gemini 3 AI应用生态系统的谷歌Nano Banana Pro则展现出了极强的视觉生成与逻辑理解能力。该图像生成与编辑模型不仅能将晦涩的论文、代码及财报瞬间转化为逻辑清晰的板书或Excel图表,实现极致的“数据压缩”,还拥有比肩科研教授级别物理、生物及工业等硬核知识储备和对应的深度分析能力。凭借精准的文字渲染力与极高的角色一致/协同性,它甚至被一些用户视为视觉层面的AGI以及最强生产力神器。
谷歌最新发布的一系列基于Gemini 3的AI产品组合,一经发布即带来无比庞大的AI token处理量,进一步验证了华尔街所高呼的“AI热潮仍然处于算力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早期建设阶段”,再叠加“股神”巴菲特一经建仓谷歌就位列伯克希尔前十大重仓股,谷歌近期可谓全面强化“AI牛市叙事”,强力驳斥一些投资者所焦虑的“AI泡沫时刻”已经来临。
谷歌表示,在衡量人工智能模型性能的多个热门行业排行榜上,新推出的Gemini 3 AI大模型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该模型还在数学、多模态理解和事实准确性等多个维度刷新了大模型业内纪录。
Gemini 3在全球AI模型LMArena排行榜上以1501分的历史最高分登顶,在衡量通用推理能力的Humanity's Last Exam基准测试中获得37.5%的最高分,超越了此前由GPT-5 Pro保持的31.64%纪录,并且在多项学术级基准测试中展现出博士水平的表现,在GPQA Diamond测试中获得91.9%的高分,在数学领域的MathArena Apex基准测试中创下23.4%的新纪录,在事实准确性方面于SimpleQA Verified测试中达到72.1%的得分,均大幅超越GPT-5.1。
![]()
Nano Banana Pro号称能提供“摄影棚级别”的精度和控制,在文本渲染准确性、分辨率和专业控制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旨在将AI“文生图”图像工具从消费级应用一举推向全球各大专业设计领域。Nano Banana Pro直接攻克AI拼写难题,文本渲染可谓实现重大突破,谷歌发言人表示,新模型在渲染最终图像前,能够更好地规划文本位置、字体特征及其与其他图像元素的空间关系。该技术可将一份菜谱文本转换为无比详细地图解流程图,或者精准地“一键可视化”全球芯片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链等极度专业且复杂的纯粹文本信息。
如果错过了2016年开启的苹果股价超级牛市轨迹,那就不要错过谷歌
谷歌凭借AI全栈优势构筑起的“AI超级护城河”,挂钩AI资本开支的实际效率以及AI货币化/创收路径相比于Facebook母公司Meta、微软以及亚马逊而言可谓具备显著领先优势且具体路径更加清晰明朗。
全面布局芯片(TPU)-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OCS)-模型(Gemini)-AI应用生态(云计算/搜索引擎/AI+广告营销/主权AI等),尤其是谷歌自研TPU芯片“能效比”与“性价比”相比于单纯的英伟达AI GPU算力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加之Gemini系列模型能力全球领先,全球资金蜂拥而至,无比重视谷歌AI算力需求的高增长以及TPU算力集群扩张所带来的谷歌AI生态链重大投资机遇。
正如谷歌CEO劈柴哥(Sundar Pichai)在近期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谷歌拥有从覆盖自研AI芯片到YouTube数据,再到模型和最前沿科学等一系列技术的“全栈AI”独特经营模式,意味着该公司在AI大浪潮中处于绝佳位置,并且更有能力应对包括“AI泡沫破裂”在内的AI市场任何性质动荡。
2016年,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在市场普遍质疑“苹果已见顶”的背景下,首次建仓苹果约10亿美元,随后在2016–2018年间多次大幅加仓,累计投入约350–400亿美元,这笔押注最终伴随苹果股价翻倍式狂飙,被公认为巴菲特投资生涯最成功的科技股案例之一。与此同时,围绕iPhone 和苹果生态崛起的“果链”,也成为过去十年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
今天,类似的“牛市叙事”正在谷歌身上重演,但主战场从智能手机转向了AI时代的算力与AI应用生态体系。一方面,Alphabet旗下谷歌通过自研的TPU与搭载TPU的自建AI数据中心,以及谷歌云(Google Cloud) + Gemini 3形成从底层算力到上层模型与应用的一体化“谷歌AI生态链”;另一方面,伯克希尔在逐步削减苹果持仓的同时,首次大手笔建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将数十亿美元筹码从上一代硬件中心的“果链”,悄然挪向以AI为核心的新生态中枢。
如果说2016年的苹果代表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资产与产业链,那2025年的谷歌,则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步入AI时代的“算力+模型+应用”这一套全栈AI应用生态的关键锚点。若当年错过了苹果牛市起点,现在就不应再轻易忽视“谷歌AI生态链”这一新的投资主线。
在华尔街,今年以来顶级分析师们看涨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情绪可谓异常浓厚,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近日更是首次覆盖谷歌,并且给予“跑赢大盘”评级以及目标价355美元。2025年迄今,谷歌股价涨幅高达68%,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截至周一美股收盘,谷歌股价收于318美元附近,总市值高达3.84万亿美元。周二盘前一度高达331.8美元。
法巴银行分析师尼克·琼斯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我们将谷歌视为AI/云计算领域的大赢家,在搜索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拥有领先视频广告平台YouTube,且通过谷歌云不断扩张云计算业务。”“在经历监管阴影、搜索与广告竞争加剧以及长期AI定位不明带来的市场抛售压力后,谷歌股价已开始回升。随着该公司持续展示其强大的AI实力,我们认为估值倍数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来自Melius的资深分析师本·雷泽斯指出,谷歌已实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势回归”,其最新升级版Gemini人工智能模型和自主研发的TPU,已令部分投资者“恐惧Alphabet将提前赢得人工智能战争”。雷泽斯表示,谷歌之所以能对许多AI领军者构成威胁,在于其“是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AI hyperscaler”,并特别提及该公司的TPU算力集群和定制化网络架构。“只有谷歌团队真正具备能力将更多AI芯片设计内部化,并推动自主定制的交换机应用。”
一荣俱荣! 谷歌AI生态链彻底崛起
在这次更新迭代的Gemini 3生态中,谷歌的这种全栈能力再次得到验证——核心算力硬件上使用自家TPU训练,无需像Meta、微软那样受制于英伟达AI GPU算力集群;训练数据除了公共网络体系之下的海量数据,还有谷歌庞大应用产品生态带来的独家用户数据;而Gemini 3的能力,也将融入谷歌盈利能力极强的全家桶旗舰产品中。
随之而兴起的“谷歌AI生态链”,可能将令原有的由“AI芯片霸主”英伟达全面主导的AI算力版图彻底被重塑。其中,谷歌长期以来的“谷歌(Google)生态参与者”——归属上游的TPU芯片设计主导者博通、混合云/本地AI基础设施与渠道合作层戴尔,以及隶属于下游的谷歌云平台长期以来应用/数据生态的重要ISV成员MongoDB,这些公司股价近日均实现野蛮上涨。
在“谷歌AI生态链”中,以谷歌自研算力(TPU/Axion)和云计算平台(Google Cloud + Vertex AI + Gemini 3)为中枢,向上连接芯片/服务器/网络/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供应商,向下连接云计算数据库、企业AI开发工具、企业SaaS平台与终端应用体系的完整价值链。
在所谓的“谷歌AI生态链”上游,博通乃最核心参与者,上游的参与者们基本上集中于AI算力与基础设施层。除了博通,还包括ARM指令集架构拥有者ARM公司、AI服务器领军者戴尔与鸿海等、代工ARM CPU与TPU的“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以及AI GPU垄断势力英伟达,以及各大电力系统供应商或者核电系统供应商们;下游核心参与者们集中于MongoDB、Snowflake、Databricks等云数据平台以及各类ISV / 集成商(比如共同在谷歌Vertex AI上构建垂直方案)。
如今,Gemini月活跃用户已超6.5亿,每月处理Token总量一年内更是增长超过20倍,谷歌的整个AI生态链可谓跟随基于谷歌平台的炸裂式扩张的AI算力需求以及AI应用软件渗透率激增而“一荣俱荣”。
谷歌2025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大幅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至910-930亿美元,加码与AI相关联的基础设施投资,2026年将进一步增加,更重要的是,谷歌旗下云平台Google Cloud营收同比大增34%至152亿美元,需求无比强劲的云端AI算力基础设施以及生成式AI解决方案一整套生态是最核心的增长驱动力,并且谷歌每月处理的token量从7月的980万亿激增至超过1300万亿,一年内增长超过20倍,凸显出谷歌在强劲AI支出的同时AI货币化轨迹同样无比强劲。
![]()
Q3业绩报告还显示,包含云端AI训练/推理算力订单在内的Google Cloud云计算订单储备(backlog)环比激增46%,已升至1550亿美元,意味着未来几年有大量确定性的云计算和AI算力项目要落地,需要在全球范围的更大规模AI数据中心容量来进行全面消化。
华尔街分析师们当前集体聚焦的“谷歌TPU AI算力集群”,甚至在不久后的AI算力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有望占据3-4成,进而冲击当前在该市场占据90%市场份额堪称垄断的英伟达。在华尔街巨头摩根士丹利、花旗、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看来,以AI算力硬件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远远未完结,现在仅仅处于开端,在前所未有的“AI推理端算力需求风暴”推动之下,持续至2030年的这一轮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3万亿至4万亿美元。
从TPU v6到最新曝光的 TPU v7 ,谷歌不仅是在造AI芯片,更是在为即将到来的“AI推理大蓝海时代”构建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护城河。与此同时,谷歌在TPU设计层面的长期以来合作伙伴——AI ASIC领军者博通,也有望踏向“英伟达式的股价狂飙曲线”。对比OpenAI、Anthropic等其他巨头,手握渗透率加速扩张的TPU这一“算力利剑”的谷歌,或许是唯一一个能完全掌握算力命运的AI应用与云计算玩家。
根据Semianalysis测算数据,谷歌最新的TPU v7 (Ironwood) 展现出了惊人的代际跨越,TPU v7的BF16算力高达4614 TFLOPS,而上一代被广泛使用的TPU v5p仅为459 TFLOPS,这堪称是整整一个数量级的提升。此外,TPU v7显存直接对标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 B200,针对特定应用,架构上更具性价比与能效比优势的AI ASIC可以更容易地吃下主流推理端算力负载,比如TPU甚至能提供比英伟达Blackwell高出1.4倍的每美元性能。
来自Skagen AS投资总监亚历山大·莫里斯在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那种认为英伟达是唯一一家能够为AI数据中心建设提供高性能芯片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