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年报“失约”华凯保险摘牌,新三板挂牌十年曾历股东内斗、治理失序“闹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雅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25 18:52:08
对于终止挂牌后的相关安排,华凯保险表示将做好与股东的解释沟通工作,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采取措施争取使股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11月25日讯(记者 石雨)又一家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摘牌。在年报失约并停牌近半年后,近日,华凯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凯保险,834343)公告称,收到公司股票被终止挂牌决定。

若对终止挂牌决定无异议,华凯保险将自2025年12月8日起复牌,并于2025年12月22日终止挂牌。恢复交易期间,全国股转公司对华凯保险股票进行特殊标识,证券简称变更为摘牌华险。

对于终止挂牌后的相关安排,华凯保险表示将做好与股东的解释沟通工作,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采取措施争取使股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这一结局早已埋下伏笔。今年4月,华凯保险发布关于2024年年报延期披露的提示性公告,后因未及时披露遭停牌,此后半年间,公司连续发布十余封可能被终止挂牌的风险提示公告,如今靴子正式落地。

自2015年11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至今整十年间,华凯保险屡现波折。

挂牌初期三年,华凯保险一度迎来快速发展:甫一登陆即推动完成1100万元募资以补充公司经营资金;快速铺设分支机构,仅2015年下半年,即在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开设分支机构70余家;保费收入也实现三连跳,从2014年的0.5亿元增至2017年的3.1亿元,势头迅猛。

转折发生在2017年,华凯保险大股东华盟投资以引入优秀伙伴与人才为由连续减持,借此机会,股东灏商信息逐步增持,其实控人詹詇铄于2018年初开始掌权,并于同年6月出任董事长。

然而,在詹詇铄掌权期间,华凯保险内部治理迅速失序,相继爆出关联方资金占用、虚假报销等侵害公司利益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内部的激烈权斗。这些乱象最终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2018年至2019年初,督导券商财通证券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直指其资金占用与控制权争夺问题,期间还上演了高管罢免、公章遗失等一系列戏剧性事件。

2021年,经诉讼清算后华盟投资重新夺回控制权,公司一边追讨原管理层侵害利益的损失,一边试图修复业务。但元气大伤后再难回巅峰,华凯保险营收至2023年也未能恢复2017年时的水平,且亏损不止。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凯保险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6.28%,归母净利润-162万元。与此同时,诉讼衍生风波未止,股份冻结、银行账户冻结、实控人财产被申请执行等消息不断。

历经10年,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品牌效应为目的登陆新三板的华凯保险,却在上演一场场闹剧后黯然摘牌。

华凯保险,或也正是新三板挂牌机构的缩影。2013年新三板实现全国扩容后,挂牌企业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多家保险机构在2014年-2016年涌入新三板,高峰时挂牌机构超过30家,其中多为保险中介机构。

但近年来,多家机构摘牌,存量保险机构已不足十家,背后原因,包括治理机制不完善、经营压力、挂牌维持成本高等等。

有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普遍呈现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融资渠道较窄的特点。其集中挂牌潮源于2016年前后相对宽松的审批环境,许多机构抱着搏一把的心态,认为登陆新三板便能畅通融资、完善治理。然而,由于自身后续发展能力与业绩未能跟上,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真正认可。加之股转系统流动性有限,导致挂牌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处境颇为鸡肋。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退潮并不代表行业衰退,而是市场清虚提质的必然。随着北交所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三板作为后备军的定位更加清晰,但这也对挂牌企业的业绩稳定性、治理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未来有意登陆资本市场的保险中介而言,华凯保险的案例已然敲响警钟:资本赋能的前提,永远是扎实的经营根基、完善的治理结构与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