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工业富联紧急澄清传闻,代工巨头转型迫在眉睫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不慌财说 时间:2025-11-25 17:56:28
AI服务器赛道博弈加剧

不慌财说

2025年11月24日晚间,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富联)就网络流传的下调第四季度业绩目标大客户调整L10/L11商业模式等传闻发布紧急澄清公告,明确声明相关信息均不属实。

然而,当日公司股价仍遭遇重创,盘中一度跌停,最终收跌7.80%,报55.94元/股,单日成交额高达187.24亿元,总市值缩水至1.11万亿元。

业绩支撑依然强劲

这一剧烈波动背后,不仅折射出市场对代工模式脆弱性的深层担忧,更揭示了这家全球AI服务器龙头企业在产业链重构压力下的转型困局。

根据公告内容,工业富联强调当前第四季度整体经营状况良好,核心AI服务器产品GB200、GB300等出货均按既定计划推进,客户需求持续畅旺,生产运营一切正常。

公司明确表示,未收到任何主要客户关于调整业务模式、削减份额或降价的要求,亦未向市场下调第四季度利润目标。

与此同时,公司与核心客户合作开发的下一代产品,包括适配5nm芯片的高算力服务器及NVL144平台交换机等,均按前期规划顺利推进,预计2026年将进入量产阶段并贡献显著营收。

从基本面看,工业富联的业绩支撑依然强劲。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AI服务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80%,占整体营收比重已提升至27%。

全球高端AI服务器(算力≥800P)市场占有率高达38%,位居全球第一,领先第二名12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AI服务器出货量达42万台,同比增长83%。

然而,如此亮眼的业绩未能抵挡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自10月29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已超过30%,市值蒸发逾5000亿元。

此次传闻事件实质上暴露了代工模式与生俱来的结构性风险与产业链权力不对称问题。

繁荣背后潜藏巨大不确定

工业富联在公告中反复强调未收到客户调整要求,恰恰反映出代工厂商在产业链博弈中的被动地位,客户可以随时提出业务模式变更、价格调整或订单削减,而企业往往缺乏议价能力与反制手段。

当前,AI服务器市场正处于高景气周期,英伟达等芯片巨头的需求持续旺盛,但繁荣背后潜藏着巨大不确定性。

传闻中提及的英伟达可能自建产能、自主生产L6-L12层级模块的猜测,虽被分析师质疑其商业合理性,却精准击中了市场对代工企业客户集中度过高的敏感神经。

工业富联的营收高度依赖少数头部客户和特定产品线,一旦技术路线变更、客户战略转向或市场竞争格局生变,业绩将立即承受重压。

为破解这一困局,企业必须从被动代工向主动研发延伸,从单纯制造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工业富联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布局,以及与客户联合开发下一代产品的尝试,正是其寻求突破的关键路径。

未来,能否抓住智能制造机遇,构建起独特的技术壁垒与多样化的客户结构,将决定其长期竞争力。

尽管工业富联迅速澄清传闻以稳定市场预期,但多重风险因素仍不容忽视。

首先,客户集中风险极高,若核心客户订单出现波动,将对业绩产生立竿见影的冲击,而市场对相关消息的过度敏感又极易引发股价剧烈震荡,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信息不对称与信任危机长期存在,投资者仅能依赖公开信息判断公司经营状况,信息落差为各类传闻滋生提供了土壤,公司需持续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与投资者沟通机制。

再者,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芯片厂商及云服务商可能向上延伸产业链,自建或整合制造能力,挤压传统代工厂生存空间。

最后,公司近期股价波动剧烈,短期技术面承压明显,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情绪性下跌风险。

在AI算力需求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下,工业富联的龙头地位与制造优势依然稳固,但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转型、化解代工模式固有矛盾,仍是管理层面临的核心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