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卖电商唯品会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6.8%;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季度营收连续下滑趋势得以中止,主要因为报告期内服装等主力品类增长趋势较好。
财报还显示,唯品会三季度活跃用户数为4010万,同比增长1.3%;商品交易总额为431亿元,同比增长7.5%;订单量为1.66亿单,同比增长1.5%,多个与商品、用户、运营相关的指标增速均有所提升。
在投资者电话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即时零售市场以及对明年有什么展望,管理层表示唯品会没有计划进军即时零售,会专注于做好品牌特卖,并在明年保持“一个稳健的增长策略”。
营收、用户实现正增长,没有计划进军即时零售
从财报来看,唯品会持续在差异化货品供给、高价值用户运营、AI融合应用等方面发力,强化其主业竞争优势。例如,第三季度,平台与Alexander Wang、bebe、OUTDOOR PRODUCTS、PINKO等国际品牌深化合作,扩大货品供给。围绕差异化货品打造的“唯品独家”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1%,新增合作品牌超过100个。
报告期内,唯品会超级大牌日、超级品类日两大核心栏目保持增长态势,整体业绩同比增幅超20%,其中,李宁集团、周生生超级大牌日活动,创下这些品牌在唯品会的销售新高。
会员方面,唯品会通过私享特卖、超V品牌日、超V补贴日等,为超级VIP用户带来更多专属货价权益,并通过进一步丰富生活特权和生日礼遇等方式,增强会员价值感知。第三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对平台销售额的贡献占比超过50%。
在推进AI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上,唯品会推出AI试衣功能“穿上看看”,支持用户虚拟试衣并分享给好友。公司还在部署AI智能体,以优化搜索推荐、智能客服、外部营销、商业分析等关键领域,并通过模型、算法、运营的系统性升级,构建更加高效的搜索推荐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唯品会与中国中检奢侈品鉴定中心(以下简称“中检鉴真”)持续深化在高端消费品鉴定领域的合作——中检鉴真在唯品会位于湖州、郑州的高端消费品仓库中分别建立鉴定实验室,按照订单需求足额配备持证资深鉴定师,并借助高倍显微镜、金属探测仪、色谱仪等尖端设备,对仓内包括包袋、服饰、珠宝、高端酒水等在内的所有高端消费品进行鉴定,并逐步实现“一物一鉴一报告”全覆盖。
这是中检鉴真首次全面入驻电商平台自有仓库,也是业内首次由国家级第三方机构对平台高端消费品进行售前全量鉴定。在外界看来,这一合作有望帮助唯品会进一步强化平台的信任价值。
消费市场分层趋势延续,折扣零售增速跑赢零售业整体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唯品会三季度业绩增长的动因,与消费市场预期变化也有着明显关联——尽管消费持续分层,折扣零售却展现出强劲韧性。
以奥莱为例,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全国205家品质化奥特莱斯实现销售额1800亿元,同比增长8.9%。另有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纳入统计的全国百家在营奥莱项目销售额同比增速从3.8% 攀升至12.8%,客流量增速从6.2%升至16.3%,“量额双增”态势持续巩固,显著跑赢购物中心、传统百货等零售业态。因此,近两年,阿里、京东等头部电商也集体涌入折扣赛道。
尽管电商常态化低价策略和直播电商等新形态的兴起,对包括唯品会在内的折扣零售业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低价”策略已逐渐失效,消费者们转向了“既要便宜又要品质”。
尼尔森IQ 2025中国零售渠道报告显示,80%的网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仅17%愿意为低价牺牲品质。价格内卷导致的品质下降,对于消费者而言,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选项。消费者拒绝“低价低质”,更认可“高性价比和高品质”。
根据麦肯锡报告,预计2025年到2030年,折扣零售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比整体市场快五倍。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品牌而言,折扣零售渠道都是连接消费体验与销售业绩的关键桥梁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折扣零售的竞争已从价格维度转向信任维度,供给结构的优化与会员生态的升级,构成了业态新一轮发展的两大主攻方向。
在较为明朗的市场环境下,机构对唯品会给予乐观展望。比如招商证券认为,唯品会季度活跃用户恢复同比正增长,展望2026年公司将持续高质量发展,用户数有望持续增长,利润有望保持稳健,长期看公司正品特卖心智叠加供应链优势下平台价值稳固。
华泰证券表示,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通过差异化供给和创新型营销模式实现高价值客户份额的持续巩固,有望带动收入实现同比正向增长。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