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达财经出品 文|周慧 编|深海
近日,教培行业龙头新东方迎来32周年之际,创始人俞敏洪的一封南极来信却将公司带入了共情争议之中。
在这份发布自俞敏洪南极之旅的内部贺信中,俞敏鸿回顾了其个人创业历程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全文共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却鲜有谈到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
很快,这封跨越大洋的“南极来信”,疑似收获了不少员工的吐槽。一位疑似新东方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
就在俞敏鸿发布南极贺信前不久,新东方发布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财报。
上述财报显示,截至8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实现净营收15.23亿美元,较上个财年同期增长了6.1%;取得归母净利润为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92%,延续了2025 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下滑的态势。
11月22日深夜,俞敏洪发全员信,详细解释了自己写信的缘由和初衷。对于“用员工的血汗钱旅游”的说法,俞敏洪认为这样的表达不妥,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老板们也在拼命努力,并承担更大的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发展。
此外,俞敏洪还回应被叫“老登”。他表示,若员工未放弃新东方工作,就有责任维护公司发展与形象。遇到不公平待遇或受欺负,应优先通过内部渠道解决。公司鼓励公开吐槽,但发表到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需慎重,毕竟公司正常发展是员工安心工作的前提。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农村出身的俞敏鸿带领公司先后成功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缔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随着行业因“双减”陷入发展困境,俞敏洪果断成立东方甄选带着公司转战电商,不过公司仍未回到巅峰期。
南极贺信遇冷,否认用员工血汗钱旅游
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成立32周年纪念日,位于南极的创始人俞敏洪发布了一份内部信,向全体员工表示感谢。
俞敏洪在信中表示,新东方要成为“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要成为“商家良知的代表”,新东方文旅要让“更多的人把世界装在心里”。该信件也同时发布于其个人公众号 “老俞闲话”中。
“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您在南极看冰山,我在出租屋看数字”……这封南极来信却疑似在社交媒体上遭到新东方员工的吐槽。
![]()
此外,还有网友统计出,这封内部信全文共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却鲜有谈到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
11月20日,俞敏洪发文回应被吐槽称,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南极是一片纯净的土地,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来看看。俞敏洪打算明年冬天选择10个左右的新东方、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加上东方甄选10个优秀会员,由公司支持到南极来看一看。
11月22日深夜,俞敏洪再发全员信,再次向员工道歉,并详细解释了自己写信的缘由和初衷,称写信时在南极,用南极元素并无炫耀之意。
对于“用员工的血汗钱旅游”的说法,俞敏洪认为这样的表达不妥,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老板们也在拼命努力,并承担更大的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发展。 此外,俞敏洪还回应被叫“老登”。他表示,若员工未放弃新东方工作,就有责任维护公司发展与形象。遇到不公平待遇或受欺负,应优先通过内部渠道解决。公司鼓励公开吐槽,但发表到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需慎重,毕竟公司正常发展是员工安心工作的前提。
俞敏洪强调,公司内分工不同,虽有不正之风,但绝大多数员工勤奋努力、热爱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被吐槽前,俞敏洪刚收到一波好评。
11月8日,俞敏洪在其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员工创作的“吐槽公司”视频,并配文调侃:“员工骂新东方的歌,最后没有忘记救命,哈哈。”
据悉,该歌曲疑似改编自《青春修炼手册》,其歌词中出现了“日报、周报每天折磨我”“过节收到礼盒一个,不用想又是甄选的”“业绩导向、续费为王”“一边休假钉钉还在一直响”等对公司的吐槽。
网友对此表示称:“员工敢唱骂公司的歌,俞敏洪还能乐呵回应,真会玩”、“公司文化看来还挺开放”、“回应太接地气了”。
![]()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2019年年初,新东方员工改编《沙漠骆驼》,吐槽新东方内部形式主义、拍马屁、热衷PPT汇报等问题,引发巨大关注。
俞敏洪后续转发该条视频时评论称,“员工敢于当面diss老板,暴露新东方问题,值得鼓励。”俞敏洪决定奖励参与和创作歌曲的员工12万元,鼓励其敢于直言的精神和文化。
2026财年首季增收不增利
在此次引发争议的“南极来信”发布前不久,新东方披露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季报。
据公司10月28日晚披露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营收15.23亿美元,较上个财年同期的14.35亿美元增长了6.1%。
![]()
新东方在财报中指出,公司净营收的增长主要系教育新业务带来的收入增加。
2026财年第一季度,公司教育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3%,其中非学科类辅导业务已在近60个城市开展,参加学生数达53万名,前10城市贡献超60%收入;同时,公司智慧学习系统及设备活跃付费用户达45.2万名,已在约60个城市投入使用。
此外,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新东方执行总裁、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指出,在综合旅游相关业务线上,公司面向K12和大学生的国内外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已在全国55个城市开展,前10大城市贡献了超过50%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新东方2026财年第一季度在利润端的表现却与营收端的增长形成反差,呈现下滑态势。
2026财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92%。而2025 财年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更差,仅有710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73.68%。
雷达财经梳理财报发现,新东方利润的下滑,与成本高企有关。
本季度新东方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12.12亿美元,同比上升6.1%。营收成本本季度同比增加9.3%至6.38亿美元;销售及营销开支本季度同比增加3.6%至2.01亿美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加2.4%至3.74亿美元。
![]()
于2026财年第一季度,新东方经营成本及开支内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额增加239.8%至2330万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东方一些业务增速明显放缓。其中,海外考试培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海外留学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成人及大学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4%。
新东方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出国考试准备、出国咨询业务同比增速分别为14.6%、8.2%;而成人及大学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
对于公司海外相关业务增速的下滑,杨志辉在财报会上表示,系公司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所致,同时,杨志辉还预测公司第二季度该板块业务增速将下降到个位数。
对于公司2026财年第二季度及全年业绩表现,新东方预计其第二季度净营收将在11.32亿美元至11.63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9%至12%;整个2026财年(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预计达51.45亿美元至53.9亿美元,同比增长5%到10%。
雷达财经注意到,自新东方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以来,新东方市值累计下跌14.44%,市值蒸发金额达114.46亿港元。
俞敏洪财富较去年有所缩水
纵观新东方的发展历程,创始人俞敏洪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开资料显示,俞敏洪,男,1962年出生于江苏江阴。经过三次高考后,俞敏洪于1980年考入北大西语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北大任教期间,俞敏洪为赚取留学费用,办起了托福和GRE辅导班。由于“私自办学,影响教学秩序”,1991年,他遭到北大行政处分,继而失去了北大教师的工作。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了一个英语培训班以谋求生计。1993年,培训班升级为新东方学校,同年,学员数突破1.5万人。
1995年,随着徐小平和王强的加入,新东方“三驾马车”正式组成。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新东方创新业务,推出了网络课堂。随着“非典”的结束,新东方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大陆首家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2019年,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上市,成为“港股在线教育第一股”。
但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及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落地,新东方遭遇了发展危机。股价一度下跌近90%,市值蒸发了2000多亿。
为度过危机,俞敏洪带领新东方转型求生,从教育培训转战直播电商。
2021年12月28日,新东方推出“东方甄选”。通过用英语卖牛排,用历史卖玉米,用哲学卖大米等独特带货方式,东方甄选最终实现了在直播电商这个红海市场的突围。
2024财年,东方甄选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到了65.26亿元。
然而,随着董宇辉的离开,俞敏洪的东方甄选也陷入了业绩下滑的困境。2025财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下滑至43.9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99.67%,仅剩下0.06亿元。
多年的创业之旅,也让俞敏洪积累起不菲的财富。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俞敏洪在都会洪业(天津)有限公司、新东方(江苏)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敏闻洪业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14家存续企业中担任法定代表人。
![]()
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显示,俞敏洪个人财富为121亿元,相较上年减少了19亿元。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