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月之暗面估值或达40亿美元,或于明年下半年IPO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钛媒体 时间:2025-11-24 22:08:24

中国AI企业月之暗面(Moonshot AI)再度成为业界焦点。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与IDG资本、腾讯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洽谈新一轮美元融资,估值有望飙升至40亿美元。与此同时,市场传闻其计划在完成本轮融资后,并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IPO。

知情人士透露,月之暗面此次融资规模预计达6亿美元,投前估值约40亿美元。若谈判顺利,这将是该公司继2024年8月3亿美元融资后的又一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领投方并非此前盛传的腾讯或海外风投机构a16z,而是转向IDG资本,腾讯、五源资本、今日资本等原有股东亦参与跟投。

就在不久之前,月之暗面发布的Kimi K2 Thinking模型凭借460万美元的超低训练成本,刷新了DeepSeek的训练成本记录,在一些开源模型排行榜上超越了GPT-5,一度登顶全球第一,引发行业震动。

尽管Kimi K2 Thinking表现亮眼,但其与GPT-5的差距仍不容忽视。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的最新评测显示,Kimi在复杂多轮对话中的连贯性得分比GPT-5低18个百分点。如何突破Transformer架构的天花板,仍是摆在中国AI企业面前的难题。

月之暗面官方否认了“明年下半年IPO”的具体时间表,但仍有知情人士表明其上市筹备已在进行中,公司正在与投行接洽,评估纽交所、港交所双重上市的可能性。

站在40亿美元估值的新起点,月之暗面的IPO征程既是荣耀加冕,更是生死考验。在这个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时刻,其每一步动向都将牵动全球AI产业的神经。

不过,相较于OpenAI 50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中国AI企业的估值普遍相去甚远。月之暗面40亿美元的估值上限,仅相当于其美国同行的1/125。

月之暗面目前的营收主要来自B端API调用与定制化解决方案,2023年营收约2.1亿元人民币。相较之下,OpenAI单季度营收已突破10亿美元。但纵向对比国内同行,其38亿美元的投前估值已超过大多数垂直领域独角兽,跻身中国AI赛道第一梯队。

此轮融资之后,Kimi将成为继MiniMax和智谱后第三家跃进300亿元人民币俱乐部的国产大模型厂商。

此外,有消息传言,同为中国“中国AI四小龙”之一的MiniMax,已于7月秘密提交港股招股书,智谱AI亦被曝正在遴选承销商,中国AI新晋独角兽或将逐步开启上市潮。(作者|陶天宇,编辑|李程程)

标签: ai 暗面 估值 腾讯 kimi 港交所 模型 ipo gpt 投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