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刻度财经
尽管华住的业绩单呈现出积极态势,但行业内卷加剧、核心运营指标承压、业务转型阵痛、国际业务疲软等多重挑战也同步显现,华住的增长之路并非坦途。
随着休闲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整个酒店行业迎来修复期,作为全球第四大酒店集团的华住集团(以下简称华住)也在行业回暖和战略转型下,实现了业绩提振。
《刻度财经》翻看华住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得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17.5%至人民币306亿元。
图源:华住集团2025年三季度报告
截至报告期末,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总数为12,580家,在营客房总数为1,220,297间,待开业酒店数量为2727家。全球在营酒店总数为12,702家,在营客房总数为1,246,240间。
该公司当季的ADR(日均房价)、OCC(入住率)、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几乎都没发生变化,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和下降幅度均在1%左右。
具体来看,综合ADR(日均房价)为304元,同比增长1%;OCC(入住率)为84.1%,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56元,同比持平。
尽管华住的业绩单呈现出积极态势,但行业内卷加剧、核心运营指标承压、业务转型阵痛、国际业务疲软等多重挑战也同步显现,华住的增长之路并非坦途。
营收利润双增长背后的挑战
华住虽然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但在业务运营、分部发展、成本控制及外部环境应对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华住成熟门店(运营18个月以上)的同店经营数据表现疲软。
2025年第三季度,该公司运营18个月以上的Legacy-Huazhu酒店(主要经营国内酒店等业务)同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人民币250元,较去年同期的262元同比下跌4.7%。其中,同店日均房价(ADR)减少2.3%,同店入住率下跌2.1个百分点。
图源:华住集团2025年三季度报告
细分来看,Legacy-Huazhu分部租赁及自有酒店收入同比降6.5%,Legacy-DH分部租赁酒店收入同比降3.5%。
重资产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虽符合战略转型方向,但短期内也导致营收增长失去一部分支撑,如果轻资产业务增速后续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放大营收增长压力。
同时,Legacy-Huazhu分部的租赁及自有酒店净减少16家(新开业3家、关闭19家),这种门店收缩也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市场份额流失。
成也轻资产转型,败也轻资产转型
华住正在持续推进轻资产战略,通过扩大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业务占比、收缩租赁及自有酒店规模,实现业务模式从重资产运营向品牌与管理输出转型。
这一转型已经起到了一定效果。
从收入结构看,轻资产模式(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已成为华住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大增27.2%至3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7.4%,接近行业龙头水平。
从利润贡献看,轻资产模式的高毛利特性持续优化盈利结构。2025年第三季度,其经营利润率为29.4%,相比2024年第三季度的26.7%有所改善。核心原因就在于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上升,降低了重资产模式下租金、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拖累。
图源:华住集团2025年三季度报告
而且,轻资产模式下,华住对加盟店的管控依赖标准输出+培训支持,但加盟商为降低成本可能出现服务缩水、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今年10月,就有媒体曝光华住旗下门店存在花洒异物、老鼠咬人等卫生安全问题,反映出华住快速扩张中品牌管理的漏洞。
尽管华住通过旗舰店协同定价、促销管控等措施优化运营,但加盟店数量激增仍加大了管理难度。
与锦江、首旅抢夺市场
2025年以来,华住集团虽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但在行业大环境波动与自身发展布局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依旧面临着供需失衡、竞争加剧、加盟商关系紧张等诸多行业挑战。
疫情后,包括华住在内的头部酒店集团纷纷押注中高端酒店实现快速扩张,打破了原本的供需平衡。
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门店数增长到34.87万家,客房数达1764万间。供给过剩使得行业陷入以价换量的内卷中,华住的核心经营指标也随之疲软。
2025年上半年,华住中国区日均房价290元,同比下降1.9%;入住率81%,同比减少1.6个百分点;平均可售客房收入同比下降3.8%至235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