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掌舵人吴智晖领衔“赛马”攻坚,瑞丰银行压力中求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刻度财经 时间:2025-11-24 17:55:44
在银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内部治理的效能提升或将成为瑞丰银行走出估值低谷、实现市场认同的重要支点。 

出品|刻度财经

董事长吴智晖在肯定赛马机制赛出加速度、新打法、硬作风成效的同时,也直指项目攻坚中梗阻、创新畏难、进展不平衡等短板。

2025年三季度,瑞丰银行披露的业绩报告透露出增长动能不足与多重风险交织的现实挑战。

该行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仅微增1.03%,显著落后于多数同业的双位数增速,更值得警惕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4.41%,营收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图源:瑞丰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利润层面,瑞丰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增长5.85%。然而这一看似平稳的增速背后,并非来自业务本身的强劲驱动。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7.94%,显示拨备释放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这种依赖拨备调节利润的模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图源:瑞丰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

尽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2.66%,但0.96亿元的规模在33.56亿元的总营收中占比极低,难以抵消其他非息收入的降幅。

现金流方面同样释放出警示信号。前三季度,该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82亿元,资金占用压力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与投资收益放缓形成呼应,反映其资产配置效率有所弱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转为-22.38亿元,融资端由松转紧。这一变化或与该行此前可转债发行延期、资本补充不畅有关。在风险加权资产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融资能力受限可能进一步制约业务拓展空间。

图源:瑞丰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

相比之下,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直接推高了整体付息成本。尽管该行对高息存款进行整改后规模有所回升,但在降息周期中,高比例定期存款仍使其负债端呈现刚性压力。

资产端则暴露出对公贷款依赖度过高的问题,对公贷款占比达54.15%,而零售贷款增速仅为1.5%,小微业务增长亦不及预期。低收益票据贴现规模同比收缩53.05%,虽对信贷结构有一定优化作用,但也进一步限制了资产收益的提升空间。受两端结构矛盾影响,该行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27.28%,成本控制效率出现边际弱化。

图源:瑞丰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

尽管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45.04%,但这主要得益于不良核销规模的减少,而非风险抵御能力的实质增强。若未来关注类贷款加速向不良迁移,当前拨备水平可能不足以有效覆盖潜在损失,并对利润形成反噬。

业务结构单一、区域高度集中与资产质量隐忧,共同构成瑞丰银行当前的发展困局,也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难题。若要突破增长瓶颈,该行需在负债成本控制、零售业务拓展、区域多元化尝试和风控能力夯实等方面推进实质性转型。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结构优化,将是其接下来需要应对的核心命题。

瑞丰银行赛马,年轻面孔与估值压力赛跑

当下,瑞丰银行仍处于资本市场信任重建的关键阶段。估值持续低迷、股东信心不足,构成其外部压力,而内部赛马会机制的执行成效与高管团队的年轻化调整,则成为平衡市场悲观预期的重要变量。

估值低迷是该行在资本市场的首要困境。根据公开信息,以10月28日收盘价计算,瑞丰银行市盈率约为5.39倍,市净率约0.56倍,市销率约2.45倍。

股东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估值压力。该行股东总户数达2.98万户,户均持股偏低,呈现出散而小的股权结构特征。这种结构容易引发交易性波动,不利于股价稳定,也增加了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难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