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中信建投:粉末冶金和MIM是机器人低碳降本、轻量化关键工艺 未来量产成本优势将充分体现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通财经 时间:2025-11-24 12:13:50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粉末冶金和MIM是近净成形的先进材料制造工艺,在批量化生产阶段具备突出的成本优势。粉末冶金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中应用,具有可轻量化、批量化生产成本低、材料性能多元化特点;MIM工艺用于制作精密复杂零部件,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产品性能突出,可用于灵巧手小型精密零件的批量化生产,相较CNC等传统工艺,生产时间及生产成本均大幅压缩。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上述工艺的成本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低碳降本、轻量化的关键。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粉末冶金有望将汽车降本、轻量化优势迁移至人形机器人

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的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非常适合于不超过10kg重量零件的大批量生产,还可以用于生产传统铸造方法和机械加工方法无法制备的材料和复杂零件,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是汽车零部件降本、轻量化的关键举措。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核心零部件具有高度共通性,粉末冶金技术及制品具备从“汽车零部件”到“机器人零部件”的跨界优势。

MIM,精密复杂零部件绕不开的工艺,人形机器人降本必经之路

MIM工艺将粉末冶金和注塑成型优势结合,突破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在形状上的限制,可一次成型高度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更加适合50g以内精密复杂小零部件的生产(如微型齿轮等)。相比其他成形工艺,MIM成本不随零件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可以从源头入手,减少产品装配工序,提高效率,系统化降本,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人形机器人量产提供降本契机

粉末冶金及MIM工艺采用模具生产,人形机器人设计初期及迭代阶段,零件数量体量小,模具费用高,更多采用CNC等加工方式。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初始模具费用摊薄,粉末冶金及MIM的应用将实现零部件成本的显著下降,会成为机器人量产降本的主流工艺。

设计灵活,满足材料多元化要求

粉末冶金及MIM工艺原料多样,可以精准把控原料成分调节成品性能,并可以生产出其他工艺难以制造或无法制造的特殊材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满足不同零部件对不同性能的要求,适用范围广。

风险分析

量产初期成本偏高的风险;替代风险;终端消费失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