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
![]()
恰逢其时又箭在弦上
作者:岩石
编辑:李莉
风品:陈晨
铑财——铑财研究院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2025年11月7日,上交所官网更新信息,好盈科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这家无人机动力系统头部第三方供应商,正式步入上市关键阶段。
据招股书披露,好盈科技本次拟募19.60亿元。其中,13.2亿元将投向“高端动力系统智能产业园项目”,旨在解决日益紧迫的产能瓶颈;4.8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以巩固技术壁垒;另有1.6亿元补流。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多次分红,2022年、2024年及2025上半年分别分红约2000万元、2000万元和3000万元,累计达7000万元。控股股东张捷与刘友辉合计控制70.95%的表决权,成分红最大受益方。且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4.9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58.07%,还无短期借款。在此背景下,仍拟募1.6亿元补流,必要性、合理性引发市场讨论。
IPO是一场实力秀,也是一次压力测试,好盈科技价值底色如何、能如愿过关么?
01
营利双增背后
降价与毛利率冷思
LAOCAI
基本面是闯关最大底气。
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5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好盈科技营收从4.68亿元稳步增至7.38亿元,2025上半年达到5.80亿元;归母净利从8188.85万元攀至1.52亿元,2025上半年达到1.39亿元。
喜人涨姿势,与无人机业的爆发式增长不无关系。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4.14%,预计2025–2029年仍能保持16.13%的增速。
随着无人机持续爆发,好盈科技业务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从起家的竞技车(船)模动力系统,全面迈向以无人机动力系统为核心、并前瞻性布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新阶段。报告期内,无人机动力系统业务收入占比为,39.94%、49.05%、58.18%、75.57%,持续上扬妥妥的主力一号位,传统竞技车模业务则不断收缩。
![]()
![]()
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4.88%、45.68%、47.41%和44.85%。均高于可比行业均值,但较主要竞对、同处IPO期的三瑞智能仍有一定差距,后者为52.60%、55.99%、59.79%、59.51%。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状况的关键指标。对好盈科技而言,盈利水平首先取决于终端产品的销售价格,其次受生产环节的成本管控力影响,同时还与销售结构有关。
![]()
招股书显示,好盈科技与三瑞智能均为无人机动力产品第三方供应的第一梯队,在好盈科技看来,后者聚焦海外市场,营收主要源于境外客户,产品定价策略受海外市场影响较大,产品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公司。
以电控产品为例,三瑞智能报告期内对外销售的电控产品采购自好盈科技,其电控产品的销售价格显著高于采购价格。报告期内,好盈科技对三瑞智能电控销售量为10.72万件、22.79万件、15.51万件、5.24万件,占三瑞智能当年电控总采购量的65.53%、79.13%、72.95%、60.65%。
而好盈科技给三瑞智能的电控平均销售单价为每件173.74元、186.14元、199.18元、289.63元,高于该产品整体销售均价134.6元、147.94元、149.24元、133.79元,但也仅是三瑞智能电控平均销售单价(分别是每件417.24元、456.18元、492.58元、569.63元)的40%-50%。
2022年至2025上半年,好盈科技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30.10%、26.98%、25.46%和21.90%,其中,欧美地区系境外销售的主要区域。
2024年11月,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将部分无人机或部件纳入管制范围。目前该管制清单尚不涉及好盈科技产品。不过公司坦言,近期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升,如国际贸易政策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未来对出口管制商品进一步收紧,可能影响经营业绩。
能肯定的是,市场竞争日益白刃。招股书显示,三瑞智能旗下电机产品销售单价从2022年的295元/台下调至2025上半年的110.4元/台,降幅62.58%。好盈科技无人机电机同期单价从343.57元降至157.26元/件,降幅54.2%。三瑞智能降幅更大,毛利率却仍出众,不禁让市场担忧好盈科技的盈利水平。若竞争继续加码,其腾挪空间还有多少、上述稳增业绩又会持续多久。
报告期内,好盈科技无人机电机毛利率分别为54.10%、55.45%、39.64%和32.41%,持续下行。对此公司解释称,2022年及2023年,主推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机单品销量整体较少,主要为销售价格较高的高功率电机; 2024年及2025年1-6月,公司电机销量大增,推出的多款低功率电机销售占比上升,平均单价明显降低。
![]()
02
存货应收双升、关联方坏账
大客户“换血”利弊
LAOCAI
报告期内,好盈科技存货账面价值从2022年的1.67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2.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最高接近50%。同期应收账款余额从5573.67万元增至9233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是6.97次、8.88次、10次及6.71次,低于三瑞智能的27.58次、38.29次、44.29次及17.21次。
值得一提的是,好盈科技披露关联方“烁途科技”因经营不善出现逾期回款,截至2025年6月末,相关坏账计提比达97.85%。除了拖累利润,关联交易管理与内控方面是否有短板值得企业审视。
深入客户面,2022年—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由传统业务主导。每年仅有2家无人机动力客户入围,合计贡献收入占比为7.82%、10.92%、7.29%;其余3家为竞技车(船)模动力系统客户,其中FALCON一直占据第一大客户位置,收入贡献10.28%、10.06%、8.28%。
然2025上半年,该格局被彻底扭转。前五大客户中,传统竞技车模客户仅剩FALCON一家,营收占比大滑至5.62%,其余四席均被无人机动力系统客户占据。且细观四家无人机大客户,除极目机器人曾于2022年现身外,广州伊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吉泰进出口有限公司、合肥翼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均为报告期内新晋面孔。
![]()
行业分析师王婷研表示,上市关键期,大客户“大换血”,需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印证了无人机市场的广阔与活力,公司开拓力较强带来全新增长极;另一方面,无人机行业能否形成稳固的客户格局,未来订单的持续性与确定性,或对公司业绩形成新风险点。
03
双重夹击
研发还需加把劲
LAOCAI
大市场有大竞争,放眼我国无人机动力系统业,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整机厂商自研派实力不容小觑。已实现动力系统自研自产,凭借整机集成优势,在性能匹配、成本控制和迭代效率上构建了完整壁垒。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大疆创新在全球无人机动力系统市场份额达到34.7%(含电池)和43.2%(不含电池),均位居全球第一。
在此背景下,好盈科技将业务重心指向性能要求更高的行业级无人机市场。作为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行业级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等专业场景,对动力系统的可靠性、续航能力、载重及噪音控制等指标有着严苛要求。
其中,农林植保是行业无人机的核心市场。据公开数据,2024年至2025年9月,全国农业无人机补贴公示销量已超10万台。不过,该领域基本也由大疆和极飞科技双强主导,二者合计占据约八成市场份额,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如何破局,核心研发技术驱动是关键。2022年至2025上半年,好盈科技研发费分别是3213.79万元、5052.45万元、6575.37万元及3768.71万元,占当期营收比为6.87%、9.26%、8.91%、6.5%。体量持续增长值得肯定,然2025上半年的占比大滑不是加分项。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大疆一体化规模优势领跑下,其他厂商出于供应链安全与成本考量,或将跟随选择自研动力,这将直接侵蚀第三方供应商的市场空间。此外,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域技术更新迅速,若对技术路线判断失误或核心研发滞后,可能导致资源错配,让企业丧失市场竞争力。头部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下,好盈科技既要保持技术领先,又要应对价格下行压力,未来发展面临双重考验。
04
把好上市窗口期
先发优势+行业蓝海
LAOCAI
当然,毕竟是新兴产业,市场方兴未艾,仍孕育着无限可能。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元年”正式启幕,产业政策迎来系统性破局。顶层设计上,中央与地方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在空域管理、飞行审批与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全面松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向:
一是法规破冰,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代表,为空域使用与飞行管理扫清障碍;二是地方探索,深圳、合肥等多地开展试点,从实践层面探索商业化路径;三是战略升维,“十五五”规划将其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点从“放开空域”转向“建立生态”,配套资金与政策持续加码,为整个产业注入确定性。
据中研普华分析,相关政策导向正从初期的“放开空域”向“构建产业生态”深化。近期,多省份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设立配套基金。
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下,行业级无人机动力市场还在价值爆发前夜。除大疆创新等头部企业已实现动力系统自研自产,大部无人机整机厂商仍以外购动力系统为主。
同时,受全国产化需求刺激,相关产业链资本化加速。2025年以来,除了好盈科技,三瑞智能、极飞科技等产链企业均纷纷冲刺IPO,资本助力下这些无人机“心脏”制造商有望飞得更高更远。
聚焦好盈科技,深耕无人机市场多年,积累了大量储备技术。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共计306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含境外发明专利5项) ,实用新型专利173项,外观设计专利47项。
本次IPO,好盈科技拟将募资投入到高端动力系统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好盈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公司表示,高端动力系统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可有效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缓解当前产能瓶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以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为例,可全面提升公司研发基础设施并改善办公环境,有助引进和凝聚优秀研发人才,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优势。
可见,自身先发优势+行业爆发前夜++政策系统赋能,共同构建了好赢科技的IPO底气。若能募资成功,利于做大做强、且储备子弹抵御后续市场竞争,单从此看,好盈科技此番冲关也是恰逢其时又箭在弦上。
只是,还是那句话,上市好似一次综合体检,优点缺点会一并放大,上述种种短板,如何化解?此次问询环节,交易所是否会提出更深入问询,又如何接招?面对竞品角力、上市争渡、能否把好上市窗口期、持续讲好稳增故事,考验好赢科技的实力底色、应对智慧。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