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好吧,我承认这次被蚂蚁灵光打脸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大厂青年 时间:2025-11-22 20:10:07

前两天,厂哥在朋友圈刷到这个:


说实话,当时我看完什么感觉呢?跟下面这哥们儿前半段写的简直一毛一样:


当时我就在想,这怕不是蚂蚁哪个老板拍大腿做出的决定吧?鸡血打下去,下面厂友也太好忽悠了…

2025年进度条都走到11月份了,这时候推出来一个Ai原生App,能跟上节奏就不错了,这节骨眼儿喊“冲头部”,不是做梦是什么?快别瞎折腾了。

说实话,这条吐槽我当时差点点赞…

且不说chatgpt和sora2这类海外顶流,国内那几个跑在前面的也深耕了不段时间,哪儿还有灵光的位置?

结果…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隔天早上刷到媒体报道,我都怀疑看错了:灵光上线4天,下载量破100万。


4天,100万下载?这什么概念?

比ChatGPT首周60万猛,比Sora2破百万还快了一天,直接冲到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

要知道前几天这榜单前六几乎被宇宙厂包圆儿了…现在阿里千问和灵光一左一右占了第四、第六,等于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架势几个意思?中国Ai格局:“北字节南阿里”?

这背后怎么个来龙去脉?底气从哪儿来的?厂哥说几个挖到的细节,看完估计你也得服:

灵光上线的当天,下载量就破20万了,后面4天里整整紧急扩容了8轮…注意!这个过程中,哪怕用户量暴增,核心功能没掉到过地上。

至于它为何能爆火,厂哥思考,本质还是灵光给到了用户意料之外的惊喜,而一位走行业的老路。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现在AI圈聊功能,什么整理文档,处理录音,梳理会议纪要…你能听得进去吗?

这些用户耳朵早就听到起茧,无非是你70分,他80分,听完没有半点新鲜感,索然无味。

而灵光呢,厂哥觉得那个用几句话30s生成个日常小应用的功能,真的是立大功:

这是厂哥心血来潮,在对话框等了几句话做出来的一个打卡小应用,生成大概也就用了半分钟。


当时抱也着“玩”的心态,甚至都没有好好组织语言,反正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一股脑全丢进去…

没想到,生成出来的第一版就是我期望的效果,说真的,这就很激发你的分享欲…

然后你再扫一眼朋友圈,群里,社交媒体:

有厂友做了个“遛娃抽签器”,解决了今天带娃去哪儿的世纪难题;

有厂友随手搞了个“牛马赚钱日记”,记录每天薅了公司多少羊毛;

还有健身的厂友给自己定制了套“减肥专属方案”,连体重走势图都安排明白了。

社交媒体上,傅盛更狠,用30秒搓出个“技能五子棋”小游戏,随手加了"飞沙走石"和"力拔山兮"技能,刚发到群里就直接炸出一堆人来挑战。

所以你说灵光在追赶谁?谁也没追,它其实是在重新定义“普通人用Ai还能做什么”。

你以为AI助手就是聊天、翻译、写周报?或者就是把他当作某度平替,搜搜信息,捋捋逻辑。

不是的,他可以让你直接成为开发者

坦白讲,零代码做个日常小应用,虽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你看国内跑在前面的几家,这种速度和效果下,有谁做到了?只有蚂蚁灵光!

这波,真没的黑…

而且,也该给蚂蚁的厂友点个赞。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蚂蚁就是个搞金融的,你让他搞风控,不用说,肯定是一把好手。可当他搞出个原生Ai的产品出来,外人难免要打个问号…

可灵光呢?没喊口号,没蹭热点,甚至没去开发布会造势…只是把产品丢进市场,让结果说话。

从没人看好到杀出重围,4天破百万下载、撕开当下Ai格局的口子——这波逆袭,够燃,也够硬气。

这次打脸,厂哥心服口服。

不为别的,就为在2025年的冬天,还能看到一个国产AI产品用最硬核的方式告诉我们:

当一家互联网大厂在AI上开始求稳、甚至停止想象,那它现在或许还是大厂,但未来,一定不是。

====== 更正、交流:Dachang-Boy

你还可以看:

“清理门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