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L3级自动驾驶变得触手可及之时,中国市场有望抢先在世界汽车主流市场实现汽车操作系统标准的统一和大规模上车。靳玉志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展现了主导和定义L3级自动驾驶时代出行方式的强烈意志。
文丨智驾网 雨来
编辑丨雨来、零酱
2025年的年底,中国汽车人再一次集体南飞,来到 木棉花开得正艳的广州,排排坐,展示各自分得的果果。
相比往年,今年的广州车展喧嚣渐远,大有天下初定之感。
在小米相对沉寂,众多合资品牌缺席,豪车馆消失之后,华为成为2025广州车展的绝对主角,与华为相关的展台细数之下有七个之多,与华为共创的汽车品牌将达到8个,几乎与中国市场所有的国有汽车集团构建了捆绑式的深度合作。
![]()
自2019年深度进入中国汽车产业以来,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坚称不造车」的 华为 几乎重组了中国汽车产业。
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亦或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呢?
一个相对乐观的,同时略显大胆的预测是,一个由 完全 中国企业定义并实现安卓或iOS一样地位的智能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有望成真。
或者说在PC、智能手机之后,在智能汽车时代,中国产业有望彻底摆脱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缺芯少魂」的窘境。
01.
五界三境:鸿蒙智行、乾崑智驾
在11月20日下午,余承东公布全新享界S9的售价之后不到三个小时,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接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主持召开了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在合影环节,十一家中国主机厂品牌的代表站在了 靳玉志两侧,他们皆与华为形成了深度捆绑。
![]()
在这场生态大会上, 华为与东风联合打造的「奕境」和华为与广汽联合打造的「启境」完成了首次亮相 。
![]()
奕境品牌将聚焦中高端智能化车型,瞄准「稳健进取、顾家有品位、追求美好生活」的用户,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4月上市。
![]()
启境品牌,定位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将于2026年中上市。
而在此前已经对外批露的华为与宝骏联合打造的「华境」,双方虽然尚未正式官宣,但大概率也将是「境」系列的一员,整个华为系在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主导或用华为的提法「深度赋能」了「五界三境」共八个汽车品牌。
![]()
其中五界由余承东带领的终端BG主导形成了鸿蒙智行的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和尚界系列;三境则由徐直军和华为车BU CEO靳玉志主导。
五界三境,鸿蒙智行、乾崑智驾。
这八个汽车品牌背后分别站着赛力斯、北汽集团、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上汽集团、长安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和上汽通用五菱。
而在五界三境之外, 华为车BU同时主导了与 岚图、阿维塔、深蓝、猛士、传祺、昊铂、东风日产和 奥迪的深度合作。
其中与岚图、阿维塔、深蓝、猛士、传祺的合作远高于华为HI+模式,华为车BU一步步从藏身主机厂身后的供应商化身为汽车产品和品牌的定义者。
在一定程度上,华为以「境界」两个品牌系列完成了对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对国有汽车集团的阶段性重组。
当下,唯一没有与华为产生深度合作的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仅剩一汽一家。
不过,一汽奥迪、红旗已在相关车型上开始搭载乾崑智驾,只是这种合作更多的是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多方下注。
一汽在智驾领域真正下注的是与华为同在深圳的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今年秋,一汽再一次以超36亿元的额度投资 卓驭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
不过相比卓驭这样的智驾供应商,甚至宁德时代这样的动力电池公司,华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深度甚至找不到一家可以对标的公司,即便是博世这样的传统供应商巨头。
![]()
在靳玉志公布的数据中,已有14家车企的33款量产车型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或鸿蒙座舱智能化解决方案, 单月销量最高超10万台,乾崑智驾总用户数超过100万,实现了从 15万到百万级全价位覆盖,及纯电、增程、混动、燃油全动力形式适配 。
![]()
中国汽车企业从2020年前后对华为的警惕、怀疑已悉数转身全面拥抱华为。
不过,华为为什么在鸿蒙智行之外另开辟一条品牌线却让人不解,这背后是余承东个人的精力力有不逮?还是华为车BU不甘寂寞,亦或是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有意开启一场内部赛马(参数丨图片)?
事实上,这背后的逻辑可能并不复杂,这就是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与华为乾崑智驾正日益趋同化。
鸿蒙智行品牌车型的核心卖点皆来 自乾 崑 智驾,在 四界品牌悉数转让给主机厂之后,鸿蒙智行与其说销售的是车,毋宁说卖的是乾崑智驾的技术。
但没有鸿蒙智行的成功,则不会有华为车BU业务的扭亏(2025上半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27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10%;经营利润13亿元,该业务板块首次出现盈利),也更谈不上引望的独立,引入赛力斯、长安等战略投资者。
剥开鸿蒙智行的壳,里面裹着的是 乾崑 智驾,但二者相依共生,正是因为与主机厂的深度绑定,才有乾崑智驾的终端落地。
在靳玉志带领华为车BU走上前台之际,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背景是,今年纯血鸿蒙装机量已突破2500万台(截至11月),生态设备总量超10亿台,Mate80系列即将首发鸿蒙6,一款纯正中国本土研发的操作系统安卓、iOS实现了三分天下。
如果说 鸿蒙系统让中国的数字产业有了一个现实的抓手,摆脱了被控制的局面,那么在智驾领域,中国的科技团队则有望同步或领先众多国外竞争对手实现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普及。
以特斯拉FSD、小鹏NGP、华为ADS为代表的智驾系统未来的演进方向是物理AI操作系统,将是一切可以在现实物理世界自由移动的智能终端的大脑。
而这个时间节点即是L3自动驾驶的商业落地,智能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体。
靳玉志和他带领的华为车BU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华为成为当下推动L3商业化落地最积极的一股力量的原因。
在今年4月,华为率先发布高速L3的商业方案ADS 4 Ultra版,同时在政策治理、标准制定方面,华为一方面深度参与,同时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02.
为L3落地打造智驾生态
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靳玉志表示:
「预计高速L3将在明年规模化商用,为此华为乾崑正在北上广深、合肥、武汉、重庆等7个城市进行高速L3的路测工作,为高速L3的正式商用做最后的冲刺准备。」
![]()
此外,华为预计到2027年城区L4将开始商用,同时Robotaxi、无人干线物流将进行小规模试点商用落地。
![]()
华为乾崑目前已经推出了为L3定制的专属人机交互界面和「L3自动驾驶已激活」的提示音,其急切之心可见一斑。
![]()
这「最后的冲刺准备」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生态层面的。
靳玉志所说的智驾生态与华为正全力推进的鸿蒙生态几乎如出一辙。
相比地平线等智驾公司正在建立的生态,华为的智驾生态更为庞大,它分为技术生态、商业生态和产业生态三个层面。
所谓技术生态,即是保障华为的乾崑智驾能达到L3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实现技术领先,这是构建一切生态的基础。
靳玉志和华为车BU规划的路线图是从智舱和智驾两个维度入手,他们甚至为智舱系统设定了一套对标L1-L5智驾分类的标准:指令助手、任务助手、专业助理、专属管家和数字超人。
![]()
靳玉志表示,相较于L2,L3时代鸿蒙座舱引入MoLA大脑,拥有了六大能力:从感知、记忆、理解,到决策、联接、执行,形成了像人一样的认知和行动模式。
它从被动响应,进阶到能主动建议和调用工具,还能识人记事、理解模糊意图、自然交流。鸿蒙座舱升级为车主的「专业助理」。
无论在鸿蒙座舱还是乾崑智驾,在L3的时代,是智能体时代的开端,也是人车智能共同协作的阶段。
在智舱的L3阶段,车辆在实际功能方面已超越单维度的出行工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生活空间」,构建全场景智能,实现人-车-家的无缝联接。
而鸿蒙座舱的生态目前已整合了南北向的硬件与应用全链路能力,融合了影音、娱乐、办公等全场景服务。这一提法并不新鲜,但是它为相对混乱的智舱体验建立了一个坐标系。
在智驾方面,今天正在推送的乾崑智驾ADS 4共有Pro、Max、Ultra三个版本,具备L3级高速NOA能力的是Ultra版。目前华为的高速领航辅助NCA功能,其公布的数据是平均接管里程超过1500公里,远超监管层对L3的考核标准。
![]()
在生态大会上,靳玉志展示了一系列智驾新技术,搭载华为舱内激光Limera传感器的华为乾崑智驾增强版(ADS Pro),支持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领航辅助NCA功能将从高速场景扩展至高速+城区场景;AVP代客泊车全面升级为园区领航辅助NCA,这一系列功能将在2026年Q1 OTA推送。
华为乾崑明年将把城区NCA功能下沉到15万级车型上。华为乾崑智驾超阶版(ADS Max)车位到车位功能迭代至2.0版本,今年年底适用的停车场将超过100万个,同时新增了新增eAES2.0、防御性驾驶、AEB动物识别、特殊车道与车辆显示、辅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等功能。
不过这一原本计划在今年落地的功能之所以拖延至明年,不得不说与今年4月小米SU7等一系列智驾事故有关,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智驾安全冗余的要求。而如果高速L3在明年落地,乾崑智驾ADS则有可能升级至ADS 5版本。
据华为车BU透露,现在对ADS 5的研发投入已达到100亿。华为乾崑智驾整体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亿。
华为乾崑智驾在AI算力、数据和算法层面一直通过「压强式研发」和「全栈自研」构筑技术护城河。
靳玉志展示的数据显示,在AI算力层面,华为云端算力增长到45 EFLOPS,国内第一;AI数据层面,借助于World Engine世界引擎,高质量训练里程目前达到10亿公里;在AI算法层面,模型的迭代速度从5天/次,加速到4天/次。
ADS 5是以城区L3落地为研发目标的。
在华为乾崑为L3级商业落地规划的生态目标是「10分钟的华为乾崑生态圈」,也就是在10分钟的车程中,实现停车缴费、自动充电、洗车养车等智慧化场景。
![]()
为此,华为乾崑智驾打造了一个开放的智驾生态平台,它做为一个产品即是华为乾崑APP,它一端联系商家,一端面向用户。
![]()
这款APP推出社区、探索、ADS、展厅、爱车、商城六大版块,覆盖交流、用车、服务,预计在2026年接入合作品牌车型超20款。
这一App在功能上与鸿蒙智行App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它接入的车型却将远远多于鸿蒙智行App。
在生态大会上亮相的华为乾崑生态圈合作伙伴有服务停车缴费的科拓股份、提供充电服务的星星充电和提供洗、养车、修车服务的途虎养车。
华为表示将把底层能力以套件的形式开放出来,生态伙伴可以基于能力套件形成生态解决方案及服务,通过车机APP或乾崑APP,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用车体验。
当前已经上线了20万个停车场的停车缴费服务;2026年Q1之前,计划1000多家洗车店支持在线预约、人工代客洗车服务;2026年Q1之前,计划140万根充电桩将接入导航地图,逐步落地人工或自动充电服务。
![]()
这一生态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围绕自动驾驶的汽车打造的物联网平台。
它几乎可以和人类的一切生活场景对接,这就是华为乾崑围绕L3级自动驾驶意图建立的产业生态:在车端,以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为核心,与伙伴打造全品类车型,让车从出行工具进化为全场景超级终端。在应用端,通过手机端乾崑App与车机端鸿蒙生态应用,提供丰富的用车场景。
![]()
不过与伙伴打造全品类车型,鸿蒙智行的产品已涵盖了从15-100万级别,乾崑智驾何必再次亲自下场呢?
在今年10月,在与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靳玉志说得十分直白:
「过去的合作方式,每一次的合作,每一款车型的合作,都要去谈判,其实非常耽误时间,华为乾崑希望能找到一些战略合作伙伴,给最终用户和消费者,不断通过软件快速更新,带来越来越高的价值。」
而双方合作的方式,靳玉志表示,华为将导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的流程,从产品定义到最终上市,以及服务用户的过程当中全程陪跑。将华为乾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流程体系与质量管理经验,系统性注入合作,其目标是共同打造成功的车型,而非单次交易。
这种合作通过与主机厂联合打造新品牌,进行深度绑定,打破过去「每款车型都要谈判」的低效模式,事实上也有利于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外。
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重构,供应商围着主机厂车转的时代悄然变为主机厂围着供应商站队。
而主机厂最后的倔强是利用越来越短的窗口期,培育自己投资、可以主导的智驾公司。
虽然目前华为乾崑智驾在市占率上大幅领先,但事实上,即便岚图、深蓝、奇瑞等与华为已在相当程度上深度捆绑的品牌,依然一方面保留自研团队,一方面四处寻找可控的新篮子。
新上市的深蓝L06采用了地平线的HSD;在尹同跃多次强调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同时,与轻舟智航、Momenta、卓驭、地平线均建立了合作,推动不同级别的产品线落地。
主机厂的忠诚度从来都是值得怀疑的,而共建品牌,即便品牌失败,也不影响其基本盘。
Momenta CEO曹旭东所言「2026年智驾将三分天下」的一幕是当下主机厂最不愿意看到的。
从产业观察者的角度,智驾网当然希望这样的竞争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不是迅速收敛,寡头化。
今天,以地平线、宁德时代、华为乾崑智驾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智能汽车供应商正在建立面向C端的品牌形象,这固然有意图复制当年Intel Inside模式,通过影响消费者心智扩大B端销售的策略,也与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智能汽车的体验,他们必须走上前台。
而在L3级自动驾驶变得触手可及之时,中国市场有望抢先在世界汽车主流市场实现汽车操作系统标准的统一和大规模上车。
靳玉志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展现了强烈地主导和定义L3级自动驾驶时代出行方式的意志。
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能力和华为竞争的基本都来自于国内同行。
在刚刚发布的2025三季报中,传统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预警移动出行部门陷入25亿欧元成本缺口,利润率仅3.8%,与此同时大陆集团、安波福、舍弗勒均陷入亏损。博世公布的累计裁员规模已超过2.5万人,大陆集团计划2026年底前再裁3000人,累计裁员超1万;采埃孚在2028年底将德国员工从5.4万减至1.1万-1.4万。
这是时代留给中国智驾产业的时间窗口。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ditor@autor.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