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霞光社&霞光智库在上海成功举办了 WAVE 2025 泛互联网全球领航者大会。以下为霞光社&霞光智库创始人何维对《2025中国泛互联网出海洞察》的精彩分享。
![]()
很开心,又跟大家相聚在我们的全球领航者大会上。我是霞光会社创始人何维。特别感谢各位新老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对霞光社的支持。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泛互联网出海潮的涌起、爆发、放缓,以及AI推动的变革。回看这一年来,游戏、短剧、社交等各个细分赛道,都呈现出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深耕本地、AI创新等趋势。媒介环境学派的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个经典论述:“媒介即讯息”。说的是,真正影响社会、文化与人类行为的,不是媒介传递的具体内容,而是媒介技术的形态、特性及其带来的传播方式变革。今天,我们就处在AI技术重构人类文明的十字路口。所以,我们本次大会的主题“模型应用·编码新未来”,也是围绕着这个话题去聊的。接下来,我将分享我们对泛互联网出海的洞察。
![]()
![]()
![]()
泛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我们这次报告探讨的范畴,主要聚焦在社交应用、游戏、内容应用、AI应用、在线教育、金融科技这六个主要的赛道。
![]()
泛互联网出海的先决条件,是海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技术环境看,2024年全球互联网渗透率达68%,5G网络覆盖率为51%,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为58%。全球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为中国泛互应用的出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除此之外,海外的营商环境、政策法规也影响着泛互出海的进程。目前,虽然 “Copy from China” 的红利仍在释放,但是大家在海外竞争的焦点,已经转向本土合规与原创 IP 的沉淀了。像欧盟、北美、中东、东南亚等不同地区,都出台了涉及数据隐私与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
以上两个外部条件,共同决定着中国泛互企业的出海历程,从工具出海到内容出海,再到生态出海。
2010年,UC浏览器进入印尼,开创了国产工具类应用的出海新范式。后来,随着工具红利慢慢见顶,企业出海的重心便转向拥有更深护城河和用户粘性的内容型、平台型产品,比如TikTok就是典型代表。近几年,中国在AI应用层的创新推动AI应用走向全球,这也带动了云计算、企业级SaaS、开发者服务等成为出海新热点。比如阿里云过去几年,持续在全球扩大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可见中国互联网企业更注重在海外共建商业生态闭环了。
![]()
这张图呈现的就是,全球泛互联网产业图谱。从上游的内容与社交娱乐应用,到下游的技术服务、金融科技与数字营销服务,清晰展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概况。
![]()
![]()
首先来看看社交应用。
![]()
国内社交市场已进入成熟的存量竞争阶段,而海外的增量空间仍然十分可观。2024年,全球社交应用收入突破60亿美元,同比增速达9.2%。从下载量来看,社交媒体以8.55亿次的下载居于首位;而从应用收入上来看,线上约会狂揽25.73亿美元的收入,堪称一骑绝尘。
![]()
那从社交应用出海路径上来看,欧洲、北美、亚太、拉美、中东北非五大区域的产品偏好也是各有不同,这对出海厂商来说,应结合自身的禀赋优势,因地制宜推出产品。
![]()
从社交应用出海商业模式上来看,目前主要是围绕“流量获取-用户留存-商业变现”这一核心路径展开的。广告、电商、打赏、功能特权与体验等是主要的变现模式。
![]()
从全球社交应用市场竞争格局上来讲,中国、美国已经处于第一梯队;除此之外,还有在日本、泰国、韩国等地区的区域性强者与垂类应用,也表现亮眼。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内容应用出海的状况。
![]()
首先从整体市场状况上来看,去年短剧应用收入同比增长1454.44%,可见增长已经呈爆发式。当然从体量上看还达不到网文应用的收入规模。从海外短剧应用投放用户画像上来看,25-44岁女性是短剧的主要用户;印度、印尼、巴西、美国、墨西哥,是下载量位列前五的海外市场。
![]()
接着从出海路径上来看,短剧和网文出海,都经历了从内容演进,到产业演进再到如今的AI加持、提升效率三个阶段。
![]()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海外的内容应用,也是借鉴了中国互联网成熟的“免费引流+付费解锁”的模式。当然不同区域也有一些区别,比如欧美市场以IAP为主,东南亚及南美等区域IAA模式较常见。
![]()
然后从竞争格局来看,今年前10个月全球短剧应用下载量 TOP 10的短剧应用,全部来自于中国。从收入上看,两家中国出海的短剧平台ReelShort与DramaBox共占全球短剧市场近半数收入(45.68%),且头部短剧应用总收入60%-70%来自美国市场,因为美国用户拥有更强的付费意愿和能力。
![]()
而网文类应用中,从下载量来看,美国、印度贡献了主要份额。美国下载量占了36%,排名第一;其次是印度(22%)、中国(19%)。那从收入上看,收入排名前10的全球网文应用中有5款来自日本,其收入占整体的49%,排名第二的美国收入占比是35%。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游戏。
![]()
2024年,全球游戏的市场规模超过了1.2万亿,移动游戏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一半。右侧这一栏是流水TOP200移动游戏类型,可以看到消除类游戏的变现能力最强,占总流水的20.6%。
![]()
从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收入上来看,与2022、2023年相比,2024年是增速明显、再创新高的一年,达到了185.57亿元,同比实现了13.4%的增长。其中,收入占比前三的地区为美国、日本、韩国,且这三个地区的收入达到总收入的近六成。
![]()
从路径来看,中小厂商出海更适合采用轻量化的小游戏模式;而技术力与运营力更强的大型厂商更适合重度模式。
这类项目往往聚焦SLG、RPG等传统主流大赛道,典型案例就是米哈游开放世界动作RPG游戏《原神》。
![]()
再来看看商业模式。目前游戏出海主要有四种商业模式。免费+内购,是目前的主流变现模式,代表项目就是腾讯游戏的《和平精英》。其他商业模式还有混合变现、买断制,以及负责发行与运营服务变现。目前看,混合变现的模式,更能满足游戏开发者对盈利方式多元化的追求。
![]()
我们再来看看今年以来,全球游戏市场的竞争格局。整体来看,中国游戏出海应用下载量份额呈上升趋势,收入份额稳定在两成左右。前10个月的全球游戏产品下载量TOP 10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中国厂商。可以说,无论是下载量维度还是收入规模,中国游戏都稳居全球市场的头部位置了。
![]()
接下来看看大家特别关注的AI应用。
![]()
如今,AI应用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上升赛道,从年初爆火的DeepSeek,到Manus,都引发全网乃至全球的关注。2024年这一细分领域收入额同比增长55%,而在今年十个月,它的下载量与收入额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
![]()
从市场分布来看,印度、拉美等新兴市场贡献了下载量,而欧美市场则贡献了收入。比如Manus,在国内火爆后,它便迁移到了海外,目前的市场以美国、欧洲、日本等为主。
![]()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在实际工作中,因目标客户而异,AI应用出海多采用混合盈利模式。
![]()
从竞争格局来看,今年前十个月里,全球TOP 10应用以AI聊天机器人、AI设计工具为主导。美国依然是创新引擎和生态霸主,模型层技术领先、资本与人才密集;中国的优势是有庞大的市场、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我们正以快速迭代的大模型能力和场景化能力追赶美国。
![]()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在线教育。
![]()
我们把在线教育业务划分为在线大学、在线平台学习和专业证书三大类。预计到2028年,它的整体市场空间仍会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达到2500亿美元。
![]()
通过分析过去在线教育企业的出海路径,我们发现,从市场选择上看,在线教育出海企业多以新兴市场为切口走“降维打击”路线,以及在成熟市场走攻坚路线;从产品和运营角度看,在线教育的出海路径可以总结为以优势产品垂直切入,靠深度本地化扎根生长。比如今天来到我们大会的伴鱼PalFish,它以少儿英语起家,2023年开始战略性布局海外线下门店,目前已经在海外开了14家学习中心,至今海外业务年均增长率超过150%,成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
它们主流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包括工具/平台型模式,内容订阅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模式。
![]()
这一页展示了今年前10个月全球前十的在线教育应用,从下载量看美国、印度依然是第一梯队,中国有两款入围;从收入前十来看,美国依然是遥遥领先,中国只有一款应用进入前十。
![]()
最后是金融科技,包括数字支付与电子钱包、数字银行、线上信贷、数字财富管理、跨境金融与解决方案等。
![]()
过去五年里,全球金融科技应用下载量与收入额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0.7%和22.12%,是一个比较稳健增长的赛道。
![]()
中国的金融科技出海,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主要在东南亚,因为这里不仅人口多,对金融基础设施需求也比较迫切。它贡献了超过55%的用户量,而印尼一个国家就占了东南亚用户量的一半多。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用户占比较低。反而拉美市场则表现出一定的潜力。这说明新兴市场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和接受度更旺盛。
![]()
过去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多是直接在当地做业务,把国内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海外;这两年它们正在转向更具策略性的合作与赋能的方式。
![]()
从全球金融科技的竞争格局来看,下载量前十的金融科技应用中,主要来自印度和美国,中国只有中国银联入围;从应用收入Top10来看,来自美国、英国的应用占据了收入的大头。
![]()
![]()
首先我们以Talkie为例,先来看看社交出海的典型画像。Talkie是MiniMax在2023年发布的AI+社交产品。与“传统陌生人社交”相比,用户可以用它创造AI虚拟人,并和社区内的虚拟人聊天,它的用户也是以欧美年轻女性为主,美国占它全球收入额的68%。
![]()
接着再看看游戏出海,米哈游的《原神》是最典型的代表。2020年上线以来,它通过具备全球审美、顶尖技术力和深度内容的产品,以及精细化的全球运营,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一张亮眼名片。至今这款游戏还保持着很强的吸金能力。今年1月,《原神》海外收入还环比实现了翻倍,创下近两年的新高。
![]()
接着我们再看看AI应用出海。今年很多现象级AI应用产品出现,除了年初的DeepSeek以外,Manus引起的关注度最高。它在今年3月开启内测后就引发行业热议,邀请码一码难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打造了“全球首个通用Agent产品”,实现从“工具集成”向“技术原创”的升级。目前它已经搬到海外,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为主。
![]()
下一个关注度较高的是在线教育出海,我们以伴鱼PalFish为例,它以少儿英语起家,2023年开始战略性布局线下门店,目前已经在海外开了14家学习中心,与此同时也在把AI融入教学中,至今海外业务年均增长率超过150%,成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
然后我们再看看内容应用出海,主要是短剧。今年上半年,海外短剧市场十分亮眼,整体收入和下载量分别同比增长249%和451%。其中,两家中国出海的短剧平台ReelShort与DramaBox共占近半数收入(45.68%)。ReelShort是中文在线旗下枫叶互动推出的短剧出海平台,它通过抓住了短剧这个赛道的崛起,成功在欧美影视阵地扎下根,同时也带动中国内容应用的出海热潮。
![]()
![]()
![]()
先来整体看一下机遇和挑战。机遇上,我们看到,基于国内竞争所锤炼出的顶级产品能力,和AI技术革命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以及新兴市场的数字化红利,中国泛互联网出海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正是中国泛互产品在全球崛起的最佳时机。
![]()
但同时也有挑战。出海企业会面临来自战略、技术、合规、本地化等多维度的挑战。从认知屏障与战略误区、到文化习俗适配,再到监管趋严、数据合规,每一项挑战都能决定企业或产品的生死,这也倒逼企业需要更清晰地理解行业趋势走向,捕捉技术风口,洞察海外市场变化。
![]()
接着我们再看看有哪些趋势和洞察值得我们去关注。
社交应用出海:AI陪伴成新增长点,多维度创新推动赛道扩容
过去5年全球 AI 陪伴平台月活用户增长30倍;而且去年一年全球 AI 陪伴类产品数量激增 191.89%。这预示着,未来,24小时在线、低社交压力的AI陪伴品将成为社交赛道出海的新增长点,并且将激发出AI陪伴产品地的维度创新。
![]()
内容应用出海:技术加速降本,内容精品化与本土化融合
短剧走精品化叙事 + 本土化适配路线,搭配 AI 技术降本,进一步实现出海规模化;网文则通过多语种翻译突破语言壁垒,逐步向本地用户渗透,推动华流内容从流量出海走向文化扎根。
![]()
游戏出海:精品化与 AI 赋能并行,文化表达精度上升
出海模式从无差异输出转向文化内核 + 本地化适配的精品路线。一方面,AI技术加速落地,在代码生成、美术建模、游戏测试等环节实现自动化,降本增效;另一方面,AI 让文化植入更自然精准,提升游戏的文化表达精度。
![]()
AI应用出海:进入生态布局期,开源成重要布局方向
2025 年是AI应用出海规模化推进的关键节点,AI 应用出海已走过早期以东南亚为跳板的文化适配期和向欧美等高客单市场渗透的价值拓展期,进入生态布局期。在这过程中,通过开源模式布局海外市场,成为中小 AI 企业突破市场壁垒、大型企业巩固行业地位的重要路径。
![]()
教育出海:新兴市场需求爆发,AI让个性化教育到来
东南亚、中东、拉美及非洲等地区将成为在线教育的核心增长极。AI导师的加入,使智能学习系统更成熟,不仅能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调整内容,还能结合学习习惯、兴趣偏好定制学习路径,同时大数据还会助力教学效果评估。
![]()
金融科技出海:AI重塑支付体验,革新出海业务模式
生成式 AI 打造的智能客服,全天候响应海外客户需求,解决不同地区客户服务时差与效率问题,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重要助力;同时这种技术能力还帮助海外当地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让金融科技出海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系统解决方案。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些趋势,我觉得是,AI正以“个性化需求激活器”与“本地化生态粘合剂”的双重角色,推动泛互联网出海从规模化扩张迈向“千人千面”的深度价值共创时代
![]()
![]()
最后我们来看看,在泛互联网出海过程中,有哪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好AI,做好出海。
![]()
贯穿业务增长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支付。最近几年,随着出海企业海外市场多元,加之全球经济波动,使大家对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市场广泛性都很关注。Adyen就是一家银行级可靠稳定的全球支付平台,为企业提供端到端支付、数据洞察和财务管理等服务。它拥有超过4000名员工,在全球设有29个办公室,每年处理交易量达1.34万亿美元。
![]()
再从增长的角度看看。我们都知道,现在海外市场做增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元的文化、不同的习惯、差异化的平台和合规要求都决定了在海外做广告增长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那Moloco就是一家为出海企业解决增长问题的企业。过去4年,它的业务规模增长了10倍,半数员工是机器学习和软件工程师,通过AI驱动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一套产品-增长-变现的增长飞轮。
![]()
在出海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内容翻译。尤其是短剧出海,翻译可能是很多短剧企业的痛点。招鲤科技打造的一站式译制出海服务平台GhostCut,已经给上百家头部短剧公司、数十家上市公司和电商平台,以及众多 DTC 品牌、游戏企业等机构提供内容译制出海解决方案,包括短剧出海解决方案、油管短剧解决方案、电商解决方案等。
鬼手剪辑是招鲤科技旗下的一款智能视频剪辑软件,它核心是帮助出海客户在无需技术对接情况下,少量人员就能一站式完成多语言视频输出,降低视频出海的门槛,提升内容质量。
结尾
![]()
到此,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理解了全球化的意义,应像郑和下西洋时的“共享繁荣”,合作共赢。AI的使命,是让每个文明都能在数字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声音,让全球化回归到的文明共生。
![]()
就像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所说的,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在于取代人类,而在于增强人类的能力。我相信AI 出海最深层的升华,就是在数字时代,重新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技术内涵。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