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马斯克:未来五年太空 AI 算力将成新趋势,黄仁勋对此表示质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Chinaz 时间:2025-11-21 18:24:29

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预测,未来 4 至 5 年内,太空中的 AI 算力将会成为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他认为,这得益于太空中 “免费的” 太阳能和便捷的辐射冷却方式。马斯克提到,随着 AI 计算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地球的电力和散热需求将达到现有基础设施无法承受的水平。他估计,未来的 AI 算力可能需要 200 至 300 吉瓦,甚至接近 1 太瓦的持续功率输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数字,可以将其与现有的电力供应进行对比。一座典型的核电站能够提供约 1 吉瓦的电力,而整个美国的持续总发电量也仅为 490 吉瓦。由于在地球上建设如此规模的电厂几乎不可能,马斯克认为,唯一的出路在于向太空发展。

不过,英伟达 CEO 黄仁勋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马斯克的太空 AI 数据中心计划目前还仅仅是一个 “梦想”。黄仁勋指出,即便在看似理想的地球静止轨道,建设大型 AI 数据中心也面临许多技术挑战。例如,兆瓦级的 GPU 集群需要数万平方米的散热装置,这远远超过了当前任何航天器的部署能力。此外,要将如此庞大的设备送入轨道,需要进行数千次的高成本发射,这在马斯克设定的时间框架内几乎无法实现。

此外,太空的严苛环境也给技术带来了挑战。现有的高性能 AI 芯片在未经改造的情况下无法承受地球静止轨道的强辐射。为了使这些芯片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重度屏蔽或设计全新的抗辐射方案,而这些方案通常会影响芯片的性能。同时,与地球的高带宽连接、自主服务、碎片规避和机器人维护等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未成熟。

划重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