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比亚迪廉玉波、宁德时代吴凯当选院士,44岁教授成今年最年轻院士

IP属地 中国·北京 DeepTech深科技 时间:2025-11-21 14:16:55

11 月 21 日,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 73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27 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共有 144 人当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中,最年轻的院士为 44 岁,有两位院士来自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同时共有 13 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此外,本次增选特别关注长期工作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专家,在中国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中,有 6 位是长期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

据统计,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1 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9 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0 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2 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7 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6 人,农业学部 8 人,医药卫生学部 8 人。

两位院士来自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院士评选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来自比亚迪的廉玉波是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和汽车总工程师。其长期工作于新能源汽车研发一线,主导开发了多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并攻克了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等卡脖子核心技术。他的当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一个缩影,标志着产业界的技术领袖得到了国家级学术荣誉体系的高度认可。


图 | 廉玉波(https://baike.baidu.com/pic/%E5%BB%89%E7)

宁德时代的首席科学家吴凯也是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历时十余年联合攻关,吴凯在基础材料、电池系统和工艺装备等全链条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突破。项目成果推广到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牢固确立了中国动力电池品牌的世界引领地位。他的当选反映了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在能源系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他的工作紧扣碳中和国家战略,其入选也体现了院士评选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倾斜的导向。


图 | 吴凯(https://www.stdaily.com/web/fangtan/2024-0)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在 2025 年首次为民营科技领军企业设置了 8 个专项名额,这一关键制度的设计,直接促成了来自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企业的专家当选成功。

44 岁北大 80 后数学教授成 2025 年最年轻院士

本次增选的两院院士平均年龄 57.2 岁、最年轻院士 44 岁、最年长院士 66 岁、60 岁(含)以下占比 67.1%。这表明科研队伍正在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年轻化趋势明显。

44 岁的刘若川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是 2025 年当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刘若川在 p 进霍奇理论与 p 进自守形式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对非交换 p 进霍奇理论作出了开创性工作,解决了 p 进模形式领域一些多年悬而未决的猜想,对拓扑循环同调引进了新的计算方法。他还与合作者开展了算术几何与代数拓扑的交叉研究,给出了拓扑循环同调全新的计算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图 | 刘若川(https://baike.baidu.com/pic)

13 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涵盖生医、航天、农业等多领域

在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中,胡海岚、朱兰、王艳芬、何元智、张艳宁这 5 位女性学者当选。在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黄维娜、王晓云、周建华、李红霞、聂红、王红宁、赵书红、高月这 8 位女性学者当选。

胡海岚来自于浙江大学,自 2008 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后,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揭示了后天的经历经验可以通过重塑神经环路来改变先天的弱势;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其还获得何梁何利科技与技术进步奖、国际神经科学组织凯默理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等。


图 | 胡海岚(https://person.zju.edu.cn/hailanhu)

朱兰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朱兰在妇产科学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领域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手术逾万台。她创立了中国女性盆底专业,注重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完善了盆底解剖重建要点及功能恢复理论体系,发明系列盆底重建手术,首创“协和式”盆底重建术将复杂 IV 级手术简单化,使成功率由 54% 提高到 90% 以上的国际最好水平。牵头制定全部中国盆底临床指南和共识,部分被纳入国际指南;倡导并主持首个中国产后盆底筛查和康复计划,建立质控标准和中国特色的三级防治体系,牵头制定盆底诊疗团体标准,十五年不懈努力使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由 31% 降为 16%,在世界盆底领域 Pelvic Organ Prolapse 专家评分(Expertscape)全球排名 11/16337,位居中国首位,在盆底领域全方位提升中国诊疗及预防水平。


图 | 朱兰(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5%)

王艳芬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她长期从事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研制了首张青藏高原 1:50 万草地植被群系图,构建了表征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生态能量学模型,提出了土壤碳库系统稳定性理论,发展了“以氮促碳”和“适度利用”的草地适应性管理新模式。曾获首届“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青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励。


图 | 王艳芬(https://baike.baidu.com/pic/%E7%8E%8B%E8)

何元智是信息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她深耕卫星通信三十余年,核心贡献是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并研制建成我国新一代某型通信系统,实现了装备性能的跨代跃升。她带领团队攻克了 10 余项卡脖子技术,提出了自主设计的全新体系架构。她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战场上”的理念。为了确保装备可靠,她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深入极端环境实地验证装备性能,并据此研制出更加轻便可靠的手持装备,直接服务于一线官兵。


图 | 何元智(https://baike.baidu.com/pic/%E4%BD%95%E5)

张艳宁是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艳宁长期致力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研究, 与航天、航空等方面的需求相结合。她曾主持了多颗卫星的星上实时处理系统,带领团队构建了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还将技术用于黄河防洪减灾,牵头研制了多源遥感黄河洪水冰凌监测软件系统。


图 | 张艳宁(https://teacher.nwpu.edu.cn/ynzhang.html)

黄维娜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型号专职总师,她长期工作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一线,曾担任“岷山”发动机的总设计师,这是为 L-15 高级教练机研发的一款双转子加力型涡扇发动机,其团队在中等推力发动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涵盖了从第三代到第四代型号的研发。


图 | 黄维娜(https://baike.baidu.com/pic/%E9%BB%84%E7)

王晓云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在 TD-LTE 标准融合、新技术创新、产业化推进和国际推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移动通信事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其曾先后担任 IMT-Advanced(4G)及 IMT-2020(5G)推进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技术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副总师,中国无线电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图 | 王晓云(https://baike.baidu.com/pic/%E7%8E%8B%E6)

周建华是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资深专家,长期担任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总师和北斗三号地面运控系统副总指挥。自 1995 年加入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以来,她参与北斗系统研制与建设工作二十余年,参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及北斗三号系统的关键技术论证与工程实施,主导地面运控系统的技术攻关。


图 | 周建华(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

李红霞是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李红霞曾研制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用高承温新型热障涂层,通过国资委评估并与沈发、中国重燃签订协议。其所研制的高温陶瓷隔热材料在环形 F 级燃气轮机挂机试验成功,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其还创建了高温热密封材料热回弹、热泄漏评价方法及设备,为亚轨道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图 | 李红霞(https://baike.baidu.com/pic/%E6%)

聂红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炼油加氢催化剂与工艺研发,主持开发柴油清洁化技术,曾突破 RN-10 催化剂制备工艺,支撑柴油标准从国Ⅰ升级至国Ⅵ。研制了重油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双通道催化剂与 RICP 级配工艺,推动国内 25 家炼厂原油利用率提升。其还曾主导研发生物航煤技术,实现了餐饮废油制航煤工业化生产并应用于 C919 试飞燃料。


图 | 聂红(https://baike.baidu.com/pic/%E8%81%82%)

王红宁是四川大学生物学双一流学科首席科学家,动物疫病防控与绿色发展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其曾开创了“全链条-可溯源-能预测”三位一体畜禽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理论和方法,创制了畜禽病原菌检测、防控技术和新兽药等 99 种。并曾牵头完成了“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攻克了鸡蛋及蛋制品病原菌污染及抗生素残留的世界性难题,建立了生猪、蛋鸡细菌病生物安全防控新范式,细菌病发生率降低 50%,抗生素减量 30%-97%。


图 | 王红宁(https://life.scu.edu.cn/info/1048/1845.h)

赵书红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赵书红针对中国生猪基础研究和产业重大需求,解析了猪重要经济性状调控机制,研发了系列组学方法和工具,创建了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开发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构建了猪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和创制了多个瘦肉猪新品系、优质黑猪和基因编辑育种新材料。


图 | 赵书红(https://baike.baidu.com/pic/%E8%B5%B5)

高月是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和军事药学研究,创建了配套的中药安全性研究关键技术平台,形成了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体系,成功用于中药的毒性成分确认、致毒机制解析、经典理论实证、创新药物研发。她首次从毒性成分和药物代谢酶角度揭示了中药配伍“反”与“不反”的科学本质,是中国国内最早、覆盖面最广的关于中药配伍禁忌的酶学机制研究。


图 | 高月(https://baike.baidu.com/pic/%E9%AB%98%)

新型研究型大学登场,多名学者进入候选阶段

虽然在此次院士增选的最终名单中,西湖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兴研究型大学未能实现零的突破,但它们在候选人阶段的表现已经足够引人注目。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名单中,西湖大学的汤雷翰、汪徐家、柴继杰以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魏苏淮、蔡宗苇等多位学者位列其中,这本身就标志着这些高校的学术实力和人才质量获得了学界的初步认可。这类大学通常以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为特点。它们从创立之初就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并尝试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为中国的科研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据悉,本次院士增选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着重从长期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中遴选院士,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坚决破除“四唯”,打破论资排辈,不以“帽子”评判人才。

附全部名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