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智能早报丨华为高速L3七城路测冲刺商用;OpenAI连发GPT-5.1两大新模型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观察者网 时间:2025-11-21 10:17:40

华为乾崑高速L3七城路测冲刺商用,智驾渗透率将迎爆发

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明确表示,华为乾崑智驾ADS高速L3解决方案正进入商用冲刺阶段,目前已在北上广深、合肥、武汉、重庆等7个城市开展路测工作。这一消息标志着华为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距正式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华为于今年4月发布的乾崑ADS 4系统,其旗舰版已具备高速L3能力。此次路测同步曝光L3专属人机交互方案,功能激活时将触发“L3自动驾驶已激活”语音提醒,界面实时显示“L3领航中”,强化用户感知与安全保障。

靳玉志同时披露行业预判:2025年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的车辆渗透率将达30%,2027年超50%,其中高速L3渗透率或突破20%。华为规划显示,2025年实现高速L3试点商用,2026年力争规模商用,2027年全面开启智驾无人化时代。

作为技术落地支撑,华为计划2026年一季度通过OTA推送,将搭载激光视觉传感器的城区NCA功能下沉至15万元级车型,明年更有20余款车型搭载相关技术。这场覆盖核心城市的路测,正为技术规模化应用积累关键数据,推动智能汽车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普及。

OpenAI连发两大模型,GPT-5.1 Pro与超强编码模型登场

11月20日,OpenAI重磅发布两款新模型——GPT-5.1 Pro与GPT-5.1-Codex-Max,引发AI圈关注。其中GPT-5.1 Pro已向所有ChatGPT Pro用户推送,GPT-5.1-Codex-Max则登陆Codex平台,API接口即将上线。

GPT-5.1 Pro主打“情商智商”双优,在复杂工作中能提供更清晰的答案,尤其在写作辅助、数据科学和商业任务上提升显著。第三方评估显示,其高推理模式下的能力指数与GPT-5持平,用户反馈其回答清晰度、相关性和结构均有质的飞跃。GPT-5 Pro将作为遗留模型保留90天后下线。


全新编码模型GPT-5.1-Codex-Max堪称“开发者福音”,首次引入原生压缩机制,可连续自主工作超24小时,处理数百万token任务,轻松应对项目重构、深度调试等复杂场景。在多项编码评测中表现亮眼,SWE-bench Verified准确率达77.9%,较前代提升4.2%。同时,其思考token量减少30%,成本大幅降低,还支持Windows环境及CLI、IDE扩展等多场景使用。


两款模型的密集发布,进一步加剧了AI领域的竞争态势,也为专业用户和开发者带来更高效的工具支持,成为2025年末AI行业的重磅事件。

OpenAI与Target携手将新的AI驱动体验带入零售领域

据11月20日外媒报道,OpenAI与Target携手,将新的AI驱动体验带入零售领域。通过ChatGPT中的Target应用,顾客可以获得个性化推荐,将所需物品加入多商品购物篮,并使用Drive Up、自取或运输结账。Target加入了超过100万OpenAI企业客户的行列,利用OpenAI模型支持核心产品和平台。

根据合作协议,Target将继续使用OpenAI API和ChatGPT Enterprise,提升员工生产力并提升客户体验。

兴业证券认为,近期AI应用端进展密集,头部厂商在模型能力、智能体框架和C端生态上的投入加快。阿里对“通义—千问(Qwen)”的升级最为突出,同时MiniMax、月之暗面等发布面向智能体的新模型,带动模型、应用与算力层面的同步推进。整体来看,AI应用端正进入新的催化阶段,消费互联网和营销相关场景有望率先受益。

国轩高科标准电芯量产交付,将覆盖大众80%以上车型

11月20日,国轩高科在合肥基地举行标准电芯量产交付仪式,标志着其与大众汽车集团及旗下电芯制造商PowerCo历时5年的战略合作,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PowerCo首席执行官Frank Blome等德方高管,与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共同出席仪式,见证首批电芯交付。

这款标准电芯由双方联合研发,核心适配大众新一代新能源整车平台,凭借标准化设计可兼容多个车型系列,未来将覆盖大众旗下80%以上的新能源车型。据介绍,该电芯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通过统一规格将电池系统成本降低最高50%,为大众电动车型的成本控制提供关键支撑。

仪式现场,国轩高科同步发布基于该标准电芯开发的电池包系统,显示双方合作已从单一电芯供应向系统解决方案延伸。根据合作规划,2026年至2032年间,国轩高科将持续向大众集团交付高性能磷酸铁锂及其他规格标准电芯,构建长期稳定的供应体系。

“国轩高科已成为大众全球电池战略的关键支柱。”Thomas Schmall表示,此次量产交付将加速大众电动化转型进程,而对国轩高科而言,这也为其拓展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鸿海牵手Intrinsic,在美共建AI机器人工厂

11月21日,鸿海集团通过官网及官方声明宣布,将与Alphabet旗下机器人公司Intrinsic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未来AI机器人工厂,这一合作此前已获欧盟反垄断批准。双方将整合Intrinsic的AI技术平台与鸿海的全球制造资源,打造自适应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生产效率。

据介绍,合资公司初期将聚焦组装、检测、设备维护及物流四大核心场景。Intrinsic的AI平台具备感知、运动规划等前沿能力,可快速适配复杂生产环境;鸿海则依托在北美已布局的德州、威斯康辛州等生产基地,为技术落地提供硬件支撑。

此次合作被业内视为鸿海深化美国布局的重要举措。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曾表示,北美将是集团未来三年AI服务器的核心生产重镇,2025年在美产能扩张规模将再创新高。而与Intrinsic的联手,将进一步强化鸿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壁垒,推动其从电子制造向AI驱动的生产服务商转型。第一财经援引行业分析指出,该合资模式既发挥了Intrinsic的AI算法优势,又激活了鸿海的制造场景资源,有望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其成果或逐步反哺鸿海在墨西哥、印度等海外基地的生产体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