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角财经 田羽
2014年,何小鹏在广东拉起小鹏汽车的初创团队时,曾说,他将用十年ALL IN。
11月15日,小鹏的人形机器人掀起真假机器人热议,让大众第一次知道小鹏还有更广阔的商业和技术野心,而且已经悄然成为赛道上的领先者。
|同比增加78%的收入
对此,小鹏在财报公告解释:该收入的同比增长及环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售后服务的提升,以及向合作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根据相关协议,本季度已成功达成若干重要里程碑。
这里提到的合作汽车制造商,正是全球汽车巨头大众。
从2023年7月牵手开始,大众不仅投来7亿美元,还和小鹏共同合作研发平台架构、软件、电子电气,甚至直接采用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
这是中国智能汽车技术,第一次以这种深度方式,被全球顶级车企系统性采用。
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小鹏近乎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
2024年,小鹏研发投入64.57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尤其是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冲到24.2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沉淀为底层技术实力。
比如新款P7,全系标配自研图灵芯片,三颗芯片算力高达2250 TOPS,远超当前需求。这种冗余式投入,看似豪横,实则是对下一代VLA智驾的坚定押注。
|被剪开腿部的人形机器人
IRON的配置也拉满:全球首个采用全固态电池的机器人、内置三颗图灵芯片、82个自由度、仿生脊椎为了回应质疑,何小鹏第二天当众剪开机器人腿部覆盖件,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证明它是机器人。
这一幕,被不少人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的DeepSeek时刻。连马斯克也下场点赞,预言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这一市场。
|2026年,小鹏将推出3款Robotaxi
早在智能汽⻋时代,⼩鹏就已经构建了核⼼软硬件全栈⾃研能⼒。在AI时代,⼩鹏汽⻋⼜逐⼀攻破了芯⽚、具⾝智能硬件、⼤模型(VLA、VLM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从⽽让⼩鹏汽⻋具备了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能⼒。
所有这些布局,都由同一核心引擎驱动:小鹏正在确立的新定位:成为一家专注于物理AI的全球性具身智能公司。
资本市场的嗅觉最敏锐。
11月11日,摩根士丹利大幅上调小鹏目标价,理由清晰:小鹏正从车企转向物理AI生态企业。中金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认可小鹏展示的物理AI能力版图。
换句话说,小鹏的增长逻辑,已经悄然换挡:从卖多少车转为掌握多少底层能力,从规模驱动,走向技术与系统驱动。
造车,只是这个故事的序章。小鹏真正想驶入的,是比汽车广阔数倍的物理AI世界一个万亿级的新战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