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20日消息 在今日举行的“2025集成电路发展论坛(成渝)暨三十一届集成电路设计业展览会(ICCAD-Expo 2025)”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表示,2025年国内芯片设计产业销售额预计为8357.3亿元,同比增长29.4%。
魏少军称,2006年至2025年的20年间,中国芯片设计产业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6%,是唯一一个自有统计数据以来没出现过衰退的细分产业领域。“在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大发展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芯片设计业的新一轮发展高潮正在到来,不排除在2030年前,中国芯片设计业的规模达到、超过10000亿元。”
![]()
2025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达3901家
全行业销售额预计为8357亿元
11月20日,魏少军在ICCAD-Expo 2025上作了题为《技术创新驱动设计产业升级》的主旨报告,其中分享了2025年中国芯片设计业总体发展情况。
据现场报告,2025年,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增长至3901家;芯片设计全行业销售额预计为8357.3亿元,较2024年增长29.4%,占全球集成电路产品市场的比例同比有所上升。
魏少军对2025年国内芯片设计业的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他表示,29.4%的增速令人惊叹,“人们欣喜地看到设计业的增长重回高速区间,设计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大大超出了设想。”
其中,预计有831家企业2025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比2024年增加100家,增长率达到13.7%;有39家企业的员工数超过1000人,有60家企业的人员规模为500至1000人。总体数量上,小微企业仍然占大多数,86.5%的企业是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微企业,共3375家。
2025年,国内芯片设计业销售规模排名前十的城市预测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无锡、南京、成都、武汉、西安、天津,其中预计上海、深圳、北京2025年芯片设计产业销售额分别为2300亿元、2042.3亿元、1305.7亿元。
![]()
2025年国内芯片设计业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预测分别为武汉、成都、福州、北京、深圳、天津、合肥、上海、杭州、厦门,其中武汉、成都、福州的增长率分别为94.3%、73.8%、65.4%。
产品类别上,2025年通信芯片和消费类电子芯片的份额占了全部销售的66.48%;计算机芯片的占比为7.7%,与国际上25%的占比差距较大,说明国内芯片产品的总体水平还处在中低端层面。
2030年前销售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
呼吁进一步完善半导体投资体系
据现场报告,2006年至2025年的20年间,中国芯片设计业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6%,是唯一一个自有统计数据以来没出现过衰退的细分产业领域。魏少军表示:“在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大发展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芯片设计业的新一轮发展高潮正在到来,不排除在2030年前,中国芯片设计业的规模达到、超过10000亿元。”
与此同时,魏少军指出产业中仍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包括芯片设计企业小、散、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产品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2023年的人才争夺战所导致的人力成本大幅提升的后遗症还在延续;行业“内卷”的现象并没有消失,在一些领域还愈演愈烈。
对于推动国内芯片设计产业升级,魏少军提出了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建议。
魏少军认为,资本和技术是芯片设计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构建技术与资本双轮驱动平衡发展机制是芯片设计业长期以来的需求,呼吁进一步完善半导体投资体系和投资机制,建立多层次更面向市场的投资基金,让市场上不再缺乏市场化的投资人。
人才方面,魏少军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国内半导体“人才荒”得到了较大缓解,目前主要问题并不是人才数量,而是人才流动机制。希望发展芯片设计产业的城市高度重视人才的核心关键作用,必要时可以采用“一企一策”的灵活做法。
市场方面,魏少军认为,芯片设计企业要去“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要认真甄别和充分理解市场需求,“产品足够好是必要条件,提供好的服务支撑是充分条件”。
此外,他还提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设计企业要大力发展不依赖先进工艺能做出有竞争力产品的设计技术,主动适应国内的产业条件。国内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走出了与众不同的道路,在适应国内产业生态同时,也赢得了发展先机。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符小茵 摄影报道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何先菊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