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了最新的行政处罚决定。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因多项违规操作,被处以420万元的罚款,同时四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警告处分。
![]()
这一处罚举措,宛如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再次为银行业的合规经营敲响了警世之音。
违规事实浮出水面
监管调查结果清晰地显示,该行在贷款环节的“三查”工作中严重失职。贷前调查未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借款人的真实情况,贷时审查未能严格遵循审批标准和流程,贷后检查更是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风险,全流程均未严格履行把关职责。
更为堪忧的是,该行采用了存贷挂钩这种不当的操作手法,将存款作为贷款审批的前提条件,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理财业务开展方面,该行明显表现出审慎性不足的问题。对于理财业务中的各类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防控措施,风险防控意识极为淡薄,未能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管理漏洞触目惊心
监管部门经过深入调查进一步发现,该行在关联交易管理、并购贷款管理和票据业务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均存在系统性的管理漏洞。
这些管理缺陷并非个别环节的偶然失误,而是反映出机构整体合规文化建设的严重缺失。合规意识未能深入人心,合规制度未能有效执行,导致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违规涉及的四名责任人陈泽锐、严红、丁楷、韩壮壮均被予以警告处分。
这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双罚制”的严格执行,不仅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也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彰显了监管部门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决心。
行业警示意义深远
这一案例与近期深圳地区多家金融机构受罚的情况相互呼应。
此前,微众银行因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和整改不力,被处以105万元的罚款;
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更是因一系列违规行为,被处以330万元的罚款。
这些案例共同表明,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乱象采取“零容忍”的坚决态度,特别是针对贷款管理、理财业务等关键领域的违规行为,将予以严厉打击。
合规经营才是发展正道
当前金融监管呈现出三大显著趋势:
一是从严查处贷款业务全流程的违规行为,确保贷款业务的规范开展;
二是强化理财业务的穿透式监管,深入了解理财业务的底层资产和风险状况;
三是加大对管理责任人的追责力度,促使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
金融机构应当以此为深刻教训,从制度建设、流程管控和文化培育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合规制度体系,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管控,确保各项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同时,要积极培育合规文化,使合规意识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将合规经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编辑/陈飞 来源/商讯杂志)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