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这个词,最初是在2018年由中国科学家鄂维南院士和汤超院士等人在北京大学组织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2021年成立的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是全世界第一家AI for Science的研究院。AI for Science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就是鄂维南的学生张林峰带领的团队,把高精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体系规模一下子提高了五个量级,获得高性能计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他们在许多领域里创造了类似的奇迹,掀起了一场革命。
令人好奇的是,深度神经网络能够拟合任意高维函数的能力,早已是所有神经网络研究者的共识,华人科学家杨立昆获得图灵奖的成就正是基于这一发现。那么,为何这一理念未能更早地被提出呢?张林峰认为,他的导师鄂维南同时深耕于两个领域:一方面,他在科学计算领域,对物理方程求解、算法设计以及高性能计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另一方面,他在数据算法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与实践,正是这两方面的深度融合与碰撞,在鄂老师心中激发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顿悟——“AI for Science”的诞生。
让人工智能助力科学研究,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锚点》对话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东方卫视11月19日22点,新闻综合频道11月20日22点30分播出。
编辑: 王易帆
责编: 刘俊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