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车企竞相押注的增程车,还是门好生意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1-20 00:10:20

11月,增程车市场迎来一波新玩家:智己LS9、奕派007+、埃安i60、小鹏X9,再往前3个月,奕派eπ008、昊铂HL、尚界H5、智己LS6、别克至境L7、马自达EZ-60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车均推出了增程版本。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新上市的增程车型已达12款。

为什么车企扎堆进入增程车?一方面,数据显示,增程车销量在过去4年高歌猛进,2021年~2024年销量同比增幅218%、130%、154%、70.9%。其中,理想汽车最具代表性,该公司在增程车市场份额中一度高达六成。

另一方面,从技术而言,增程技术路径的动力总成并没有特别前沿、高新的技术突破,但是增程车在电动化转型初期,能更好地解决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开拓北方地区的市场份额,被业内视为新能源过渡车型。

但是,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今年增程车市场出现了新变化。乘联分会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开始,增程车在总体新能源汽车批发结构中的比例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今年10月,增程车的批发销量为12.1万辆,同比下滑1.9%,在新能源汽车占比为7.5%。

标普中国轻型车销售预测副总监林怀滨给出的数据显示,2025年内新上市的增程车数量已经超过了30款,而2024年同期该数值为19款,但是,另一方面,增程车单车型平均销量增量却从2024年的近3万辆,降至今年的仅约9000辆。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谈及增程车销量下降时表示,这一情况可能是短期波动,超级增程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仍占相当大比重。他认为,未来燃油车用户转向增程的可能性会更大,原因在于:目前软件在汽车中的功耗占比还不高,一旦比例提升,燃油车的电力将无法支持高功耗需求。

但当前更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红海市场中抢占份额成为车企的新课题。数据显示,作为增程代表性车企的理想汽车市场份额正在被其他车企瓜分。同时,行业开启对增程车“做大电池做大油箱”的追求,竞争激烈。

比如:智己LS9高配66 Ultra版搭载66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小鹏X9搭载63.3 度超快充磷酸铁锂增程电池,奕派007+提供35.0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等等。

小鹏动力总成负责人顾捷表示,增程技术并不难,但增程车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精准找到差异点,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推向市场。他还提到:“其他品牌宣传的增程车续航里程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技术领域存在‘内卷’现象,不仅增程技术如此,纯电领域也有类似情况。”

智己汽车CTO项娇称:“我们并不缺乏传统动力技术的能力,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但是我们这次选择了超级增程,恰恰是从用户使用点出发。我们在设计超级增程的时候考虑到了用户选择新能源车的困扰——亏电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了那种新能源电感化?这是我们超级增程的出发点。”

另一类差异点则聚焦在,增程车的能耗、高效率、静谧性、用车体验,以及增程车的价格区间。

广汽埃安i60产品总经理凌新新认为,未来“售价20万元以下、续航200公里以上”的增程车是一个增长点。“纯电、混动(包括插混和增程)、燃油未来占比大概是3:4:3。从布局来看,现在很多增程车都是在20万以上,10~15万元区间的增程车或能成为一个突破点。”

凌新新称,接下来100公里以下的插混车型将不具备购置税减免优势,如果此时增程车的纯电续航能够超过100公里,用车成本也会随之降低,那么与插混车相比,将形成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