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大沙发,汽车公司竞争的“头等大事” | 电厂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电厂 时间:2025-07-18 20:09:28


记者 花子健

编辑 高宇雷

对于新能源汽车,汽车公司最重视的是电机、电控和电池,但消费者看重的则是冰箱、彩电和大沙发。

不管是比肩迈巴赫的百万豪车,还是2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轿车,谈到用户舒适体验,都离不开“大沙发”,准确的说法是汽车座椅。

座椅的进化史就是半部汽车的发展史。

最早的汽车座椅和马车座椅并无很大差别,是一个带弹簧的木质板凳,随着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问世而被设计出来。1910年,别克第一次采用了皮质的座椅。11年后,随着福特T型车的问世,第一款可倾斜的座椅(支持三档调节)诞生,汽车座椅初具功能性。又经过了37年,三点式安全带在沃尔沃诞生,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得以强化。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加速了座椅的进化,从理想汽车开始,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的标准新三件套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尤其是座椅,售价10万出头的新能源汽车汽车,都能自称“比肩百万豪车”。

座椅通风、座椅加热、按摩功能、NAPPA真皮、十级调节等功能配置几乎全部标配,诞生了女王副驾、头等舱、云感座椅等全新座椅形态,但在奔驰、奥迪和宝马这些豪华品牌的车型里,这些功能、配置几乎都是付费选装。

为何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绞尽脑汁为用户提供大沙发?



腰疼,新能源汽车的无奈

虽然新能源汽车厂商总是希望用户能将车辆作为家庭之外的第二生活空间,但这个“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在生活兴趣社区小红书上,关于“开新能源汽车腰疼”的经验分享帖和带货帖并不少,涉及的品牌既有蔚来、小米、小鹏、问界、理想和特斯拉这些新品牌,也有smart、比亚迪、宝马这些的传统品牌。


开新能源汽车就容易腰疼,其中一个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地台过高。

乘坐过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人就会发现,新能源汽车座位的腿部空间不像燃油车那样有一块凹入的下沉空间,这在后排尤其明显——燃油车的后排腿部空间被一块凸起的中岛划分开,形成了两个下沉空间,这往往会令人难以左右移动,但新能源汽车的后排地台就跟平地一样,乐道L60上市的时候,他们甚至演示了跑步穿过后排,这在同级别燃油车上无法实现。

燃油车的两轴之间主要布置了传动轴、排气系统,汽车工程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把这些零部件集成到了中央通道,也就是主副驾驶的扶手箱和后排中岛的正下方,这也是后排中间有凸起的原因,因此后排乘客脚下的地板高度相对比较低,降低了乘坐时的膝盖高度,身体姿态更加自然。


但新能源汽车不一样,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底盘集成了一块很厚切平整的电池包,这块电池包被放置在四个轮胎和两轴构成的矩形空间内,也就是说,电池包被放置在了乘员舱的正下方。即便是增程车型、插混车型,汽车底盘也有一块电池——并且,这块电池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正因为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地台几乎就是一块平整的平面,近似于一块长2米,宽1.8米的床垫。


乘客脚下地板变高的结果就是膝盖的高度也随之变高,换句话来说,燃油车的乘客往往会因为地板高度低,小腿和大腿的角度更大,以及大腿得到承托,全身姿态更加舒展,腰部受力更轻,从而减轻了腰部酸痛感;新能源汽车的乘员则相反,受限于地板高度,腰部受力更集中,座椅对大腿承托不足,长此以往,腰部更容易疲劳。


那些在座椅上吃过亏的车企

蔚来曾经就在座椅体验上引发用户不满。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不同,蔚来的换电受限于标准平台开发,地台高度偏高,加上座椅的设计存在问题,导致用户对座椅的不满从2021年4月开始逐步发酵,最终在7月爆发。

“坐垫前高后低,倾斜角度过大,头枕过于前凸,造成坐姿如煮熟虾状弯曲,压力全部传导在腰部,造成腰部不适甚至腰椎受损……”这是当时蔚来车主的总结。甚至蔚来引以为傲的女王副驾也被吐槽:“躺着腰部悬空,坐着腿不能着地,腰靠不到后背,座椅还硬邦邦的。”

这些用户当时甚至在蔚来的用户社区内组了讨论群,还专门设计出了“蔚你折腰”的logo。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蔚来当时在用户社区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覆盖近3万用户。最终在蔚来公布的统计数据里,对座椅设计和舒适度不满的用户占比近20%。结论就是用户的不满和座椅的不舒适都是真实存在的。


最终,在调研结果公布后,蔚来推出了座椅升级方案。在这个方案了,蔚来甚至专门喜欢了每一项升级的费用,大致为:调整主驾座盆角度,200块;调整主驾座垫,200块;调整头枕,200块;副驾和二排也被分别标价。如果ES8前后排座椅全部升级,费用为2600元;ES6和EC6的费用则为3000元。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不少车型都是在用户实际体验后才发现地台高度和座椅的问题,蔚来并不是唯一一家,特斯拉、问界、小鹏等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一位特斯拉车主驾驶Model 3也遇到腰疼的问题,他的总结是“要么躺着开,不少人也是因为这样养成了躺着开的习惯。要么就要承受座椅夹屁股(意指靠背和坐垫的夹角无法让腰部得到承托),日积月累就容易腰疼。”

另外一位问界M7车主也发现了地台高度增加后,座椅的不舒适导致了腰疼,尤其是前排,感受更为明显:“座椅偏硬包裹感不够,靠背两边护翼不能贴合身体后背,导致腰部左右横向移动,靠背的腰部承托不足,与后背曲线不够贴合;座垫对大腿承托也不够。”


搞大沙发:和供应商高标准的共创


曾在雷克萨斯、蔚来和集度(极越的前身)担任产品经理、产品工程师的@ToTo文翰统计并分析对比的结果显示,纯电动轿车的地板高度会比同级别燃油车型高近50mm,因此导致纯电动轿车的车身高度比同级别的燃油车型高出50-100mm,以适应地板高度增加造成的纵向空间不足。

把轴距做得足够长让乘客拥有足够的腿部空间,也是其中一个办法,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用户对售价20万的新能源汽车和奔驰、宝马和奥迪比车内空间已经司空见惯,以小鹏P7+为例,它的轴距可以比肩奥迪A6L和奔驰E300L,但其售价不足后两者的一半。

还有一个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提升座椅的舒适度——更亲肤的座椅蒙皮材质、更长的座椅长度、更丰富的座椅靠背调节、座椅通风和加热、座椅按摩、可以支撑小腿的腿托,甚至可以支持座椅完全躺倒,比如最近两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红的零重力座椅。


把大沙发的用户认知打透的是理想汽车。理想L9上市前的产品体验、评审环节,理想汽车邀请用户体验L9的座椅,在此过程中把十点按摩、通风加热这些功能全部关闭,只看乘员第一时间乘坐的体验感,他们把这种感受称之为“基础舒适性”,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基础上,座椅按摩、通风加热这些锦上添花的功能才能对用户的舒适性实现质的提升。

理想L9的座椅骨架是在2021款理想ONE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的。理想汽车座椅研发负责人知行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一个细节,理想L9主面料使用的是NAPPA真皮,辅面料使用的是PU,但PU存在的问题是回弹时间长,容易有褶皱。


李想本人一度在评审中应允“有一点点褶皱也没问题”,但座椅研发团队则不答应,于是他们和供应商联合解决褶皱的问题,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调整、测试面版版型,才解决了褶皱问题。

蔚来在座椅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乐道L90预售上市后,李斌在谈到定价和毛利率时说:“乐道L90的座椅、电驱在蔚来体系内进行了很多的复用。”言外之意,乐道L90并没有专门开发新的座椅系统,而是复用了蔚来在座椅上的技术积累。

这一变化的背后,蔚来的座椅研发、供应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蔚来采用的是整车定点、供应商比价的模式,然后就变成了蔚来对零部件进行“分层解耦”后再集中供应的模式:座椅骨架平台由蔚来研发,座椅骨架供应商将获得全部骨架的订单,而座椅控制器、座椅组装的供应商亦是如此,以获得细分流程的全部订单。这样可以保证蔚来高效应对用户的体验反馈,掌握核心研发能力,并实现成本的下降。


知名车评人陈震在体验乐道L90之后给出的评价是:“座椅比劳斯莱斯闪灵的更舒服。我还拉着同事们感受了一下,大家一致同意我的观点。”就在2021年,蔚来还因为座椅上引起了用户的强烈不满。

小鹏P7+的座椅比小鹏P7大幅优化,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何小鹏对座椅研发更为重视。为了扩充座椅研发团队,小鹏汽车从一家主打座椅舒适的车企挖角了不少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都非常丰富的核心人物,并把他们放在座椅团队的核心岗位上。

小鹏汽车产品负责人Nick承认,这一团队配置升级主要是源自于纯电车型的电池包厚度对整车纵向空间的占用,座椅可使用的空间并不多,因而导致轿跑车型的座椅舒适性不足,用户虽然普遍接受这一现实但也确实存在体验感差的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大沙发”上的执着也影响了合资品牌对汽车座椅的优化方向。被小鹏汽车挖角正是日产汽车大沙发团队,2025年,在最新上市的东风日产N7上,他们推出的AI零压云毯座椅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这是今年市场表现最好、热度最高的合资纯电车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