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茅台的周期大考:单季微增,增速创十年新低

IP属地 中国·北京 YOUNG财经 时间:2025-11-19 00:14:57


资料图。

茅台的周期大考:单季微增,增速创十年新低

王琳

10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与企业管理层更迭的双重背景下,这家白酒巨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虽保持6%以上增长,但单季度增速骤降至不足1%,创近十年新低。

据测算,面对全年9%的增长目标,茅台第四季度需实现至少15%的同比增长,在当前行业环境下挑战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承压的三季度成绩单,恰与茅台的换帅节点重合。

今年10月25日,茅台集团宣布人事调整: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另作他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这距离2024年4月从茅台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张德芹上任仅一年半时间,也是茅台在过去七年间第五次更换一把手。

在11月6日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茅台董事、代行总经理职责的王莉坦言,面对消费场景缺失、消费习惯变化、商业模式不适配等问题,白酒行业正经历周期性调整和转型重要时期,白酒企业普遍承压。她表示,公司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今年已在全国多区域开展市场调研,通过调整投放节奏、优化渠道政策等举措稳定市场。

罕见低增速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尽管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都保持超过6%的增长,但看第三季度单季度表现,增幅却几乎停滞。

第三季度单季,茅台实现营业收入390.64亿元,同比微增0.56%;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微增0.48%。这一增速不仅与去年同期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茅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5.29%和13.23%),而且也创近10年来单季增幅新低。


贵州茅台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贵州茅台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根据Wind数据,自1999年成立以来,除了2014-2016年外,贵州茅台历年来的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2014年,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1%;2015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016年营业总收入恢复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8.9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4%。

到2025年第三季度,近十年后,再次降至不足1%的单季增速,显示茅台的增长动能明显减弱,也反映出当前白酒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

系列酒拖累业绩


贵州茅台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贵州茅台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分产品来看,茅台的核心产品“茅台酒”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茅台酒收入达1105.14亿元,同比增长9.28%,增速高于整体营收水平。然而,“系列酒”却成为业绩的拖累,前三季度收入仅为178.84亿元,同比下降7.8%。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系列酒收入仅为41.2亿元,同比下跌34%。

开源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系列酒上半年压货明显导致价格降幅过大,多个产品倒挂,因此三季度公司必须放缓发货节奏。

分渠道来看,前三季度直销渠道实现收入555.55亿元,同比增加6.86%,经销渠道728.42亿元,同比增加6.29%。不过,三季度单季,直销渠道实现收入155.46亿元,同比下降14.87%,经销渠道235亿元,同比增加14.39%。

三季度单季直销收入下降,主要与“i茅台”收入下滑有关,中邮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估计综合考虑了生肖酒、1935等价格压力从而控制了此渠道投放。而经销渠道收入增长,则体现了需求疲软环境下,经销商承担了更多增长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贵州茅台的应收票据余额为52.1亿元,与去年年底的19.84亿元以及去年同期的11.5亿元相比,均大幅增长。

存货也进一步增加,截至2025年9月30日,贵州茅台的存货为558.59亿元,与去年年底的543.43亿元以及去年同期的482.24亿元相比,继续攀升。

而体现未来市场信心及收入潜力的重要指标——合同负债,则有所下滑。数据显示,三季度贵州茅台的合同负债77.49亿元,与去年年底的95.92亿元以及去年同期的99.3亿元,均有所下降。

行业深度调整

茅台的“失速”并非个例,而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白酒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

其中,消费场景的结构性迁移尤为明显,宴请及送礼需求急剧减少,节假日消费量同比逐年下滑,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成为相对稳定的消费场景。与此同时,消费人群结构加速裂变,年轻化需求迅速崛起,香型偏好从单一集中向多元细分转变,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策略。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为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白酒行业利润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但到了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仅微增0.19%;利润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库存高企也成为行业普遍难题。2024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年报显示,这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达到1683.89亿元,同比增加192.9亿元。对比2022年、2023年的数据,白酒企业库存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价格体系同样遭遇严峻挑战。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报告,今年上半年批发价整体表现较弱,其中,800元至1500元价格带倒挂最为严重,500元至800元价格带产品生存最为困难,主销价格带由300元至500元向100元至300元下沉。

11月18日,第三方平台“今日酒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显示,2025年飞天茅台原装批发价降至1680元/瓶,散装降至1655元/瓶,均跌破1700元关口。据该平台年初披露的数据,今年以来,飞天茅台批发价持续下探,年初原箱及散瓶价格均超2200元/瓶,价格大幅回落直观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禁酒令”导致白酒行业“旧人群”需求锐减,而“新人群”需求尚未培育成熟,这一影响在三季度集中爆发,成为茅台单季增速低迷的重要诱因。

换帅攻坚,四季度承压

这份承压的三季度成绩单,恰与茅台的换帅节点重合。

今年10月25日,茅台集团宣布人事调整: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另作他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这距离2024年4月从茅台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张德芹上任仅一年半时间,也是茅台在过去七年间第五次更换一把手。

在11月6日茅台举办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贵州茅台董事、代行总经理职责的王莉坦言,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叠加消费场景缺失、消费习惯变化、商业模式不适配等问题,白酒企业普遍承压,整个行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

她表示,今年以来,基于白酒行业面临的新形势,茅台今年先后赴华东、西南、东北、华北、西北等市场一线调研,凝聚以“转型与变革”为核心的战略共识。

茅台酒方面,6-8月,为维护市场韧性与稳定,适度减少市场投放,力求科学精准,8月以来,终端动销环比逐步向好回升、增长态势明显,稳住了基本盘。系列酒方面,基于行业共同面临的消费场景缺失、渠道承压相对较大等问题,紧盯市场形势,通过政策激励促进终端动销,依托动销情况优化投放,纾解渠道压力,维护渠道韧性。9-10月,茅台1935酒终端动销同比显著增加,其他系列酒产品渠道存销比也呈下降态势。

“行业已历经多轮周期,每一次都面临挑战和压力,也是谋求新的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能否创新升级、转型突破。”王莉表示,本轮行业调整,是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适配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是行业再出发、再创新、再转型,更好适配市场、对接需求、促进发展的好机会。

在王莉看来,四季度,保持渠道韧性仍是重点,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维护渠道韧性与市场稳定,与各方一道,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国际化方面,针对“回流酒”现象,茅台强化了市场管控、加大了整治力度,暂停了部分渠道的供货,但“三步走”的国际化战略没有变,推动“三个转型”“三端变革”,应对行业不确定性,保障市场、渠道的长期稳定向好。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茅台的业绩表现与战略调整具有风向标意义。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茅台的换帅与转型举措能否见效,四季度能否实现业绩突围,将不仅决定其全年目标的达成,也将影响整个白酒行业的复苏节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