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在链博会,看汽车产供链如何“携手”共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新华社 时间:2025-07-18 20:08:46

可原地掉头的新能源汽车、能放进汽车后尾舱的量产飞行器、全新一代“超醇电混”技术……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智能汽车链展区,30余家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生动呈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故事。

“宝钢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在不断升级,我们致力于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商逐渐向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变。”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汽车板技术服务主任工程师赵春晖向记者介绍,宝钢此次带来了最新的第五代平台化、集成化纯电动白车身,希望通过链博会,让汽车行业更多地了解宝钢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宝钢在供应链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致力于通过先期介入的模式,与多家车企用户进行合作。在车型早期开发设计阶段,我们的工程师会和企业研发人员坐在一个办公室,根据用户目标车型的成本、重量、碳排放目标等,提供车辆不同部位的材料优化方案,双方一起计算、协同开发。”赵春晖说。


宝钢在链博会上展示的第五代平台化、集成化纯电动白车身。新华社记者 金地 摄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下,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共创价值、共建生态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手下游整车厂,现场展示企业自研的汽车漆面缺陷检测技术;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与宝钢联手,展现从铁、铝等原材料到白车身的产业链协同……在链博会上,多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联合展示,让人们直观感受到“链”上的紧密合作。


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台正在展示汽车漆面缺陷检测技术新华社记者 金地 摄

新能源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在携新产品参展的同时,也带来产业链协同的新故事、新成果。

“在整车制造体系中,除了生产制造本身,供应链保障同样至关重要。”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介绍,企业创新推出“厂中厂”模式,将多家核心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线嵌入赛力斯超级工厂内部,达成本地化同步生产与供应——从下达指令到供应商产线进行调整,只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上海超级工厂每30多秒下线一台整车”……在特斯拉展台,展示板上企业供应链本土化、协同化成果醒目亮眼。

“中国拥有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本土供应商的顶尖技术实力与高效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我们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同生共赢关系,共同制定全球绿色供应链标准,并探索AI在智能制造、电动车等行业中的创新应用。”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说。

行走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记者感受着汽车产业协同共进的脉动,同时也看到,不同产业间的互融互促正在发生。

在特斯拉展台,除了多款车型,橱窗里的一台人形机器人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询问。这一与特斯拉电动车技术同源的新产品,让人们看到电动车三电技术、视觉加神经网络技术可扩展的更多应用空间。

在车规级芯片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多款专注于辅助驾驶、跨域计算的芯片产品依次排列。黑芝麻智能芯片产品及方案专家额日特介绍,企业的芯片产品在服务车企的同时,也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


在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多款芯片产品依次排列。新华社记者 金地 摄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带来了多款用于汽车电池隔热防护的气凝胶产品。公司国际市场主管杜倚天一边拿起一瓶白色的气凝胶颗粒,一边向记者介绍:“目前汽车电池隔热垫产品占到公司营收的80%以上。但是我们认为,气凝胶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基于气凝胶研发的保温隔热材料,也可用在建筑、工业等领域,未来还有更多应用可能。这次链博会,我们希望能拓展气凝胶的应用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品。”

高效协同、“携手”共进,透过链博会,记者看到汽车产业一个个“链”上新突破。向前出发,深度融合、共进共赢的产业生态将助力汽车产业“驶”得更稳更远。(记者金地、唐诗凝)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